今天是2023年的最后一天,整个朋友圈都在表达节日的问候与祝福。我问老公有什么感想?他思考了几秒钟,然后不太确定地说了一句话:“又向死亡靠近了一步?”
我一下被噎住,这天直接聊不下去了,一时不知道如何回答他。哎,这辞旧迎新的气氛瞬间被破坏得荡然无存,我还是选择自己默默地复盘算了。
2023最值得提起的一件事,是参加了个人发展共读会,在阅读和写作的路上又往前迈进了一大步。打开文档数了一下,今年一共读了24本书,在知识星球和简书上一共写了将近300多张卡和文章若干,畅所欲言的表达已经没有问题,满意的文章基本没有,主要是缺乏思想的深度和广度,但不急,慢慢来。
12月份的共读书目都和心理学有关,一本是美国心理学家马歇尔.卢森堡的《非暴力沟通》,另一本是摩根.豪泽尔的《金钱心理学》,后者还有一个副标题:“财富、人性和幸福的永恒真相”。
这两本书都很有意思,《非暴力沟通》这本书很容易引起误解,觉得不就是沟通吗,好好说话就行,其实它不完全是讲如何沟通,而是在进行注意力训练,它是在教我们如何用一种生命的语言进行连接,它只讲了一个模型,那就是“观察-感受-需要-请求”,我同时参加了一个为期28天的非暴力沟通训练营,在和别人共情之前先同理自己,关注到自己的内在需要,特别好玩的是,非暴力沟通第一要务:别对自己施暴。很多想法,比如暴力的种子如何在人与人的沟通中起作用,3F倾听如何帮助我们听见言语背后人的需要,如何处理自己的愤怒,并勇敢地主张自己的请求等等,确实让人获益匪浅。
《金钱心理学》告诉我们,理财不仅是经济学,更是心理学,理财之前先要捋清你的财富观。这几年越来越喜欢探索有关金钱的话题,以前觉得老是谈钱有点俗气,现在才发现人生的很多自由和钱有关,金钱带给我们最大的回报是可以掌控自己的时间。钱意味着什么呢?宁静的生活探索的可能、广度的自由和随时躲开让你恶心的事。
我想做一个自由自在的人,也能大大方方地跟人谈起钱,到外面的世界溜达溜达,然后回来安心地做自己,这样很好,喜欢自己这样的状态。
以前我有一个错误的认知,觉得钱要花在自己身上才算数,现在才发现这是被误导的消费观。真正的财富,是未被转化为实物的金融资产,所以并不是你有车有房就是有钱人,被消费的财富已经不再是财富,积累财富的逻辑是,不超前消费,不创造需求,不攀比;谦虚、低调、谨慎;在美好的事上砸大钱。
金钱的动能是投资、消费,势能则是储蓄、计划、理财知识,二者互相转化。人生的动能和势能也如此,人生的动能是享乐、面子和成功;而人生的势能是健康、关系、思考。而我需要的是守好自己的安全边界,不求速胜,但求慢赢。瑞·达利欧曾说“我不在乎知道多少,而是知道我该如何应对未知。”
未来已来,而未来恰恰充满不确定的风险,我只需要做好我能做的,其它的事情,就交给命运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