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情中的人拥有两面性。
每个人心里都住着两个小魔鬼,一个理性,一个感性。白昼时理性主导;黑夜时感性主导。若是在白天思考感情,多是大脑在领导,会更倾向于找到一个互补的、强大的另一半;而当夜幕降临,回归到两个人的小屋,需要赤裸相对的时候,下半身思考的成分战胜了上半身思考的力量,我们可能更希望对方是柔软并能激发自己内心的宠溺的。
![](https://img.haomeiwen.com/i415902/c4b2d165a1c2059d.jpg)
这和双子星模型矛盾吗?
双子星是两颗互相围绕转动的星体,各自既在自转,也在以对方为中心公转。他们互相吸引,并且沿着既定的轨道运行。这个模型不同于普遍意义上的双子星模型的是,它是一个动态的系统。什么是动态?
即:两颗星体会随着对方的变化而变化。一颗星体长大,为了维持平衡,另一颗星体可能会发生两种变化。一是成比例的增大;而是远离,增大公转半径。前者是一种相对更积极的状态,因为两颗星体的旋转都会加快,而快速运行意味着更大的吸引力,速度越大,对周围事物的吸引力也就越大,两颗星体之间的“联系”也会更为亲密。对后者而言,结果则是相反:两者的速度都会下降。虽然其中之一增大了,但二者之间的“距离”增大,这种距离的表现形式,可能是一方压制另外一方,也可能是一方疏离另外一方。在任何一种情形下,后者都很难得到成长。因此,想要拉近二者的距离、回到初始的位置,比增加距离要更难。
要实现这样的成长,需要许多附加条件。
而在双子星模型中,最基本的一个条件是:反馈。反馈是一种信息流动的形式。这种反馈可以是形象的,比如石头掉进平静的湖里,接着出现了涟漪;也可以是无形的,比如用言语形式表达出来的愤怒。不管是有形的还是无形的反馈,最后都会在接受者的认知里形成一个印象,插入到他的思维环路中去,继而产生新的反馈。若是这种反馈产生了正性的能量,则会带来成长;若是不幸产生了负能量,则有可能会导致”退化“,这可以是单方面的,也可以是双方面的,取决于反馈及其带来的后反馈的性质和强度。
那是不是只有理性那一面才需要反馈?当然不是。
有关身体的东西,更需要反馈,因为它很少需要高级皮层的处理,更初级也更直接。这种时候,我们不会期望对方用提高思想境界和认知的方式来回应,而是用对应的语言:身体的语言,来作出回应。大部分的宠溺都被称为是盲目的:也就是说,这件事情发生的时候,你的高级皮层基本是瘫痪的。而在真实而恒久的双子星模型里,不可能存在两颗星体不是”圆“的,就像宇宙中没有不是圆形的星体一样(星云除外)。所以,只有在理性与感性同时具备的条件下,双子星模型才能成立。
而能够与你形成双子星系统的,也一定是值得宠爱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