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谢云老师《阅读照亮教育》
卜纲:一灯长明,心自亮,世界即亮从拿到谢云老师这本书,就开始断断续续地阅读,因为某种原因(我又给自己找了一个懒惰的理由)我只能在各种凌乱的时间罅隙里,在流动的环境下慢慢地阅读,做笔记,思考。纵然尽是断想,却因为“从吾所好”,所以心甘情愿。走得慢,总比停滞不前好。
读书的时间碎片里,窜入几个杂念,不断的影响我阅读的节奏。
最近,在网络上不时地出现几段教师因为抑郁症而自杀的视频和泸州某中学学生坠亡事件,让我平添了几分无奈的伤痛和愤懑,也让我在对思考着的教育下本以日久弥新的教育又添新伤。
记得三郎去新学校之前,曾说过一句话,我终于可以纯纯地教书了。三郎是那种一直都很优秀并依然努力地使自己更加优秀的人。彼此交流之余,时常能觉察到他曾经在圈子里不能“纯纯”地搞教育的困躁。
今年,2017届的学生即将毕业,我在极度惶恐的状态下,对问及我下期要接一年级新生时的同事或朋友就说:我一想到新学期就烦躁——因为听到我及其他老师不止一次的感叹:现在的孩子 真是越来越难教了啊!
……
卜纲:一灯长明,心自亮,世界即亮但是,就在我与这几个杂存的感念同在的时候,我依然是手捧刀哥的书在闹市的一隅,坐在我的坐骑(电动车)上,一边阅读,一边一字一字地在手机上输入我对教育的思考——我期待着这本书里文字给予我内心的救赎。
阅读照亮教育——这是谢云老师这本书的主题。我也觉得阅读的确能照亮教育并通过阅读去通向自我的内心,去照亮我们的心之暗。照亮,即意为照之而亮,或使黑暗之处变得明亮,还可以说使不够明亮之处更亮。这便预知“教育的领域”里可能存在着“不明”之处。是教育“不明”,亦或教师“不明”。“不明”便不白,不亮。自然而然就会突生关乎教育或教育者本身的障碍,使我们的教育之心囿于消极,阴暗,使我们无法做彻底地做教育里的“明师”(刀哥语)。
于是,唯有通过阅读去自修,自培,自醒,在心中点一盏明灯,照亮自己,当然,还有照亮自己的世界。
卜纲:一灯长明,心自亮,世界即亮自修,用阅读照亮自我
自修,即自我修为,修炼。用谢云老师的话说,我们都是燃灯人。而“要做燃灯人,自己得先有光明,就像要做播种人,自己得先有种子”。播自己的种子,结自己的果子。点自己的灯,亮自己的心。何以修炼?那就是大量阅读。读古韵,历史,文化,哲学,教育大家;读“大地山川,花鸟虫鱼,世相百态,人间风情”。正如我曾提及一个观点说,教育就是一场关于精神的滋养或救赎的内在活动。通过阅读,去滋养,去洗涤我们的内心;通过阅读,去化解,去摒弃“影响可以美好”的内在负面因素,给予自己“精神救援”或叫精神救赎,让心亮堂起来,以致于不囿于现实的“不明”之处,继而检视自我,突破自我,突破教育的“不明”之处。因此,通过自我阅读的自修,也会让我们明白,“真正的教育,绝对不只是知识,不只是教材和教参……”,而,学生的成长,也不仅仅是长大。
所以,我也认为,自修,也是自救。
卜纲:一灯长明,心自亮,世界即亮自培,用阅读照亮教育
自培,即自我培训,培养。这是一种主动地学习——它源于内心的对阅读的自愿感,对“文字价值”的成全感(刀哥语),对文字所体现出的思想倾诉感。就如同此刻,一杯茶水,一本书,一支笔,与我的陪伴——我愿意。
记得很长的一段时间里,我是除了关于教育的文字不看,其他的书籍我都看。阅读诸多与教育有关的生涩论文,故作姿态的教育叙事,“千夫所指”的造势新闻,海市蜃楼的“娱民”政策,我一度对教育感到极度的失望——如此种种言说,意义何在?产生的作用和影响何在?长此以往,我使自己久久地囿于“反面,消极,愤懑”的教育“不明”之处,只剩逃避。估计,这也是我在知行社十年默默无“文”最主要的原因。
谢云老师在书中也有感叹:“身为教育中人,对教育的许多沉疴痼疾,种种弊端陋习,我有着深刻的认识和体验,甚至切肤的痛憾和感叹,但我对教育的未来,我仍有着坚实而温暖的期望,或者说理想”。
虽是相同的的心境,却是不同的表达方式。而唯一区别就是我于教育少了对美好的期许,对理想的坚守。
因此,通过阅读,敞开心扉,接纳自己,接纳教育,理解教育,是对自己最首要的自培。并有选择性地构建利于自己自培的阅读体系,这样的持续地阅读也才能对自己有“精神救援”的可行性。正如谢云老师所说,可以初步形成“唤醒他们沉睡的心灵,让他们尽可能拥有健康、持续的精神追求”的“心灵世界”的建设,继而“迸发出‘无法抑制的教育欲望’和丰富、持续的创造激情”……。随后,便自己成全自己——便迸发出“无法抑制的写作欲望”。
于是乎,读写结合,便是自培的另一个切入点。
因为阅读和思考,必然会明白一些道理。对于写,我非常喜欢谢云老师的说法,“一旦醒悟,我便开始检视自己走过的路程,梳理和发现其间的意义,并不断写下一篇篇文字,以呈现我的思考……”,“我写下它们,并非要炫耀自己在教育方面的‘成功之路’,而只是想为阅读到的人提供思考、探寻‘教育之道’时的一条‘可能之路’”。
于是,我也阅读,我也便有了思考。有思考,我也便愿意写下来,检视自己同时也渴望与阅读到我的文字的人一同发现其中的意义,能有“默化”就更好。
这几月,是我坚持读书,读写最多,最快的时段。除了同事的鼓励外,我更发现,读写的坚守,并不完全是急于去期望看到对教育能有多大多宽的改变,更重要的是去营造属于自己局部的内在的春天,吸取春的营养,催生自己“发春”、“发芽”以及我们弥足珍贵地“虔心坚持,虔诚守望”。
卜纲:一灯长明,心自亮,世界即亮自醒,用阅读照亮人生
自醒,即自我省悟,觉醒。这时的省悟是一种思想的反省觉悟,是品性至纯的提升。当然,要阅读才有反省,有反省才有觉悟。
我有个个人经验觉得,正常情况下,悲伤,愤怒,自卑,怨恨的这些负面情绪对自己影响远远大于喜悦或成功而带来的正面情绪,而且容易使自己一直处于低谷的黑暗之处——“把教育看作是有劳役感的宿命”(刀哥语)
正因为如此,我们常常会处于“有病,有问题”的状态。这种状态下我们又拿什么去教育,教学。于是我们需要“用阅读通往‘心世界’”,去追问,寻找,努力“成为自己”。
这是自省。自省也是需要勇气的。要勇于接受别人的批评我自我批评,要勇于接受“自身认同和自身完整”,要勇于“教导自己认识自我”。
于是,我们可以用阅读来促进自省。阅读得越多,反省得越多。这种反省源于内驱,乐于主动。反省越多,越是深沉,自己就越是清醒——这是一种“发自内心的觉醒”。 这样的话,久了,阅读促进自省,自省促进自醒,使自己始终保持清醒的心灵来守望这个“艰难,复杂”的“最后的乌托邦”。 如此下去,我深信,我们曾经的“恐惧与焦虑”也会变得恬淡,平静。我们曾经的“荒芜与迷惘”也变得晴朗,豁然。甚至,我们自己也会更加漂亮,更加精神。同时,我们也“更加柔软,更加温润,更加明媚,更加接近教育本质的美好。”
卜纲:一灯长明,心自亮,世界即亮。
“以书为师,读最美”,这话是谢云老师在书的扉页上的赠言。是赠言也是勉励,更是要我们明白对阅读的遵从,遂愿,尊重,还有善存阅读带来的美好,感动,还有思考和写下。
最终,我昼夜不舍地在读写之间穿行,并逐渐明白,我们不仅要在“爱恨”之间去寻找美好的“可能”,也要在“美好之念”中寻找“理想的可能”。在“可能”中许下夙愿:愿我们在心中点一盏心灯,长明,照亮自己也照亮他人,也照亮自己的世界并影响他人的世界。
而此时此刻,我更愿意相信并要你相信,阅读,的确可以照亮教育。
关键是,只要你愿意。
卜纲:一灯长明,心自亮,世界即亮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