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我一直对身边人升不起来恭敬心、感恩之心。甚至有时,我嘴里不怨,心里对身边人还有抱怨。我一直找不到自己没有恭敬心的原因在哪。
下午,我看雪师的《雪煮道德经》第二辑,才发现真正原因。原来是我内心的道德底线已经在最底层了。
我对身边人没有礼、没有爱、没有仁,生活中孝也没做好,甚至有时,我还撒谎。
所以,我身边的人都不相信我学的国学能改变自己,让我变好。有时,先生还觉得我学的是歪门邪道。我真给老祖宗丢脸了。
以下是书中原文。
老子认为,“道、德、仁、义、礼、智、信”是一种退而求其次的关系,做不到道才追求德,做不到德才追求仁,做不到二则追求义,做不到义便追求礼,连礼也做不到,就只能追求智和信。
当然,这个“智”不是智慧,而是知识。但我们不提倡这样的选择,我们提倡“信、智、礼、义、仁、德、道”——我的意思是,我们现在只在信的层面也不要紧,要向上追求智,达到智还不够,还要向上追求礼,达到礼再追求义,达到义就追求仁,仁也实现了就追求德,有了德就追求道。这就叫修行。
老子的思路不是这样,他是用前一个否定后一个,认为后者的境界不如前者的境界。换句话说,老子认为,能做到道与德是最好的,仁义礼智信只是退而求其次的选择。
儒家在这方面的思路跟我们比较像,他们也肯定“仁义礼智信”的意义,认为“仁义礼智信”是非常重要的人格修炼。所以,“信智礼义仁”也是儒家的人格修炼次第。
他们从信修起,完成信的修练就注重积累知识,当知识积累到一定程度,就侧重于礼的修,接着修义气,再往上修仁心。仁是他们的最高追求,他们称之“仁道”。
不过,当他们实现仁道,拥有一颗爱人之心、博爱之心时,慢慢地就会拥有真正的德行,随着德行的慢慢增长,也会入道,甚至得道。
这就是神秀所说的“时时勤拂拭,莫使惹尘埃”。
当然,修到超越仁心的层次,进入德的境界,甚至入道时,儒家的方法论就不够用了,因此,儒家修到最后,往往会从佛家和道家中汲取营养,然后开始佛家或道家所认为的修道。
如果修得很好,最后就会进入佛家所说的无修道。中国历史上有些非常高明的大德,就是这样修出来的。
另外,礼不一定是物质,也可以是一种友好的态度。比如,别人对你好,你也对别人好;别人对你微笑,你也对别人微笑,永远知恩、感恩、报恩。
修行最初都是从礼开始的,但这个“礼”不是“送礼”的礼,而是“礼仪”的礼。我们每天修的仪轨就属于一种礼仪。每天按这种礼仪进行训练,心性就会越来越成熟。
心性越成熟,人格就会越完善,对身边的人也会越好。慢慢地,将所有人都当成身边的人一一佛家称之为“视众生如父母”——就会对所有人都很好,于是就修成了仁心。
仁心渐渐化为德行,以后还会慢慢入道。所以,礼也很重要,只是不要推崇功利化的礼,要推崇向上的、有提升意义的礼。
如果连“礼”都不管用了,怎么办?只能强调“智”,也就是知识层面的智慧。如果“智”也不管用了呢?那就要强调“信”,也就是信誉。信誉是最起码的,礼比信还要高一点,如果连信誉都没有,社会就会陷入完全的混乱。
老子那个时代就面临这个问题,我们这个时代也面临这个问题。现在虽然是和平年代,但价值观有时非常混乱,很多商家为了一点点利益,什么都做得出来,连鸡蛋都可以造假,你说多么可怕?所以,这个时代需要一种正确的文化导向,不能一直让功利文化占据主导地位。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