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士尼最新CG版动作冒险片《狮子王》于7月12日在国内上映,根据猫眼电影数据统计截至7月22日累计票房高达6.75亿,在影片大热的同时口碑也颇佳,在19.3万人的综合评分中依旧有8.9分亮眼的表现。
与此同时,我们关注到此片在豆瓣上的评分如今已经跌到7.4分,给出3星和4星的用户占了77.3%,给最高5星的只有17.6%。这个分数在动画片中整体算表现合格,不过依旧多数人在观看后表示有所失望。因为多数人是冲着童年记忆里的辛巴而来,顶着25年前《狮子王》这个大ID荣耀,新上映的《狮子王》并无出彩之处。
1994年的《狮子王》至今依旧在豆瓣电影Top250上占据着高达第55的佳绩,可见其在网友心目中的地位。而近些年多数经典电影的重拍或者再上映也成了潮流。比如《龙猫》《千与千寻》《大话西游》等,也有些并不为人所知悉的《小萝莉的猴神大叔》,而《狮子王》与前面影片相比属于重拍的类型,而非简单的再上映。
重拍经典,向来是吃力不讨好的事情。
一件作品的本身经过时间的发酵已经有了其生命力,人们会通过对它的理解塑造出内在形象并且保存下来,特别珍惜这份感觉。而这些便够成了为什么很难再超越经典的原因。
首先是“第一印象”、“先入为主”对人的影响。映入眼帘、进入心里的是第一印象,当这种印象如光环般迷人,人们的心智即容易被遮掩,光环圈越大,诱人的程度越加强烈,在心理学层面上,被称之为“晕轮效应”。既然已经接受的是好的,如果完美让人着迷和欣喜,那么后面再出现的自然是东施效颦、画虎不成反类犬。形成了第一印象这一刻板印象后,再看翻拍的电影自然会觉得不适。
其次便是“厚古薄今”的心理,“厚古薄今”这一现象并非只限于国内,而属于人们共同的心理状态。也并非仅存于当下,这一观念早在几千年前便出现了。比如国外用“黄金时代”、“青铜时代”、“黑铁时代”来表明社会伦理道德的衰落,我们先辈也用“大同”“小康”说着社会从天下为公到天下为家的感慨,孔夫子更是发出郁郁乎从文哉的呼声。最为简单的例子便是家乡的感觉、妈妈菜的味道。可能这些留在记忆里的过去并不如如今,但我们还是对过去有所偏爱。
因此翻拍、续拍经典是种挑战,往往让导演们粉身碎骨、身败名裂,但利字当头的资本是不会放过这块金字ID的大肥肉。我们都知道,迪士尼是世界最大的电影制作公司,而近些年它一直致力于一件雄心勃勃的计划-改编及翻拍真人电影。
除了先前上映的《奇幻森林》《美女与野兽》《小飞象》《灯神》外,接下来我们还将看到大量的动画片被重新诠释,比如《花木兰》《白雪公主和七个小矮人》以及最近在选角上饱受争议《小美人鱼》。
既然有了翻拍、重拍,便有了新旧之别。多数观众们带着“过去”去影院体验这个新作,去探究有什么区别呢。
影片上映之初,从官方的宣传来看主打卖点是情怀和特效。宣传片是向老片的致敬,从经典的狒狒长老抱着小辛巴的场景到那首《can you feel the love tonight》。这一切都在表明这部真人版的狮子王并不会有所大的改动,事实上同样如此。
观影后大家表示,这是一部真实的电影,特效牛逼到将一部动画片拍摄成了BBC纪录片风格,就缺爱登堡老人家的解说了。无论木法沙还是辛巴都像是非洲大草原上的狮子,而特效之所以显得真实也在于将成年的老雄狮和刚成年雄狮特点突显,整体剧组超级团队的专业性便显示在于细节的把控。让有一定动物了解的观众也无法从中挑剔。
制作团队致力于营造出真实逼真特效的同时,对于剧本上的把控基本和1994年版本没有大的出入,除了少许闲暇的好莱坞趣味和别具匠心的意味深长的耐心小故事。整部电影里最让人欣喜的是一只话痨又略显智商欠缺的鬣狗,因为特效逼真,真实世界中黑白为主基调的动画风格有点残酷阴冷,不似纯动画色彩鲜艳的暖色让人俏皮温馨。
对于孩子来说这样的一部电影应该会觉得缺了些什么,幸好这只鬣狗的蠢货弥补了真人动画片在可爱上的缺失,只可惜出镜太少后期打了酱油。让彭彭这只疣猪出来充当搞笑担当。
彭彭和丁满这对好基友,一只疣猪一个狐獴,它们快活的生活在森林里,在漂亮的森林里晃荡,欣赏着美景和其他动物为伴,共同享受着蚂蚁等虫子食物,生活就是吃吃喝喝玩玩乐乐。崇信的是人生是一条直线这一理念,在他们看来生命到了终点便结束了,快乐的过完这一生才是最为要紧的事情。
一次看星星时,当彭彭和丁满听辛巴说先前狮王住在星星上看着它们时,忍不住大笑起来,认为这是非常可笑的事情。辛巴在年幼时,狮王木法沙告诉它关于生命循环的故事,生命是个循环,彼此轮换,草被食草动物所吃-食肉动物吃食草动物-食肉动物死去成为养料滋润土地-土地长出草。这个也解释了弱肉强食的草原上,食肉动物要吃食草动物的合理性。
这个话题如果深层次研究的话,是狮子辛巴寻找自己在草原上的定位和存在意义。也启发辛巴思考自己究竟是谁。
幼小时因逃脱刀疤追杀而离开狮群的它,从草原流亡到了森林,在这里过着无忧无虑生活直到长大成年,期间发生过一个小插曲。一次辛巴躲藏起来和朋友小鹿玩时,突然的跃出让鹿吓了一跳。鹿说吓死宝宝了,还以为是狮子呢。辛巴说我不就是狮子吗?鹿说,你是狮子,不,我说的不是你这样的狮子。
辛巴它还是狮子嘛,如果从生理学上来讲,具有狮子的一切体貌特征和生理特性,而且自己也认为是只狮子,只不过因为长时间离开了狮群,丧失了狮子的本性。它吃的是虫子,和森林里其他动物一起玩耍,这一切举止让熟悉狮子这一动物的小伙伴们,并不认识辛巴是只狮子。那么问题来了,我们是谁,取决于什么?如果辛巴认为自己是只狮子,是否就要像只狮子一样的表现,从而获得外界的认可,这样才算是一只狮子。在电影里,答案是肯定的。
它像其他英雄故事般,总会有觉醒的一天,于是辛巴变成了木法沙之子。
国外电影经常会谈到XX之子,这个可不同于国内的“我爸是李刚”。一个代表着家族的荣耀和尊严,而别一个则是表明应该享有的特权。毕竟要去打架时,给自己贴上个“你爸是李刚”这个标签不会有任何的buff加成,而喊上一句,“我...宙斯之子”则让别人知道这个家伙的血统以及家风,必将为此荣誉而战的决心。
这也是为何辛巴觉醒要放大招时,来了一句,我....木法沙之子的缘由。代表着它将继承木法沙老狮王的荣耀和肩负起保护家园的职责,这也是子承父业的体现。当然这个并不符合现实中大自然的法则,作为雄性幼狮在长大后是要被赶出狮群去外地流浪的,如果有能力征服其他狮群的狮王则取而代之。而非留在本狮群共同生活,因为狮王享有狮群的性权利,这样便存在乱伦这一禁忌,基因不利于后代的延续。
除了特效逼真外,关于一个小常识这里有必要提一下,因为在豆瓣上看到了这么一个有趣的评论。
对于草原的季节来说,分旱季和雨季。故名思义,一个干旱一个下雨,雨水是滋润大地的灵魂,而生命在于水,有了水便有了草和其他植物。草原上许多动物都过着迁徙生活,正如游牧民族样逐草而居,当旱季来临的时候,许多动物便迁徙去他方,留下无法迁徙的动物过着惨淡挨饿的营生。这也是为何辛巴大战刀疤时,天空雷声阵阵,标志着雨季的来临。
当然我也只能这么的解释这个并不存在于真实世界中的狮子王剧情的设置,放任鬣狗们对动物的捕杀,破坏生态平衡也是其中一个方面吧。
总之,在影院里我看到了一帮30多岁的大男孩们,还有独自一人前来观看的。这部电影应该值得他们的童年的记忆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