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听见,不全听见;看见,不全看见

听见,不全听见;看见,不全看见

作者: 千叶陪跑青春期 | 来源:发表于2023-10-25 23:33 被阅读0次

听见,不全听见;看见,不全看见。

原来,和孩子相处也需要大智若愚的。

晚上,好朋友在群内分享她参加《悉达多》线上读书会中伴读伙伴的读书打卡,他们无一例外的提到了亲子关系中,父母对孩子放手的度。

为人父母,最难的就是学会如何放手,最挑战的就是那个度,过多是对孩子的束缚,少了则是父母的担忧。

这本书我曾经三刷,看到朋友的分享,我能想到的就是悉达多的父亲,在他离家前跪拜一晚上不动摇,父亲无奈放手。

最近自己也深陷其中很困惑,想想高人面对骨肉尚且如此,更何况我等凡夫俗子,顿时轻松了。我们只是犯了大多数人都会犯的“错”而已,不用苛责自己。

巧合的是,今天看了一篇扎心的文章,梅拾樱姐姐转载的一篇文章——《父母开明、幸福家庭的孩子为何也出现心理问题?》,从中找到了自己的影子——

原来过多的回应,是缺乏边界感的表现,孩子会对这种共生关系感到不对劲。

而这种状态实际上也是父母自恋的表现。就像很多父母说:“我不理解,为什么现在日子那么好过,我们也尊重他,他还是抑郁了。”这句话透露的就是父母对孩子不够好的状态的不接纳,而这种不接纳从另个角度来看就是自恋。

父母自恋的背后又体现了父母自己的挫败,不敢或者不愿意去面对和自己不一致的部分。

当我看到这个挫败,我在问自己,面对两个孩子,尤其是“别人家孩子的女儿”,常常自我攻击,常常半夜三更还在嚎哭,我有挫败感吗?

我本来想说没有挫败感的,但是再深度感受一下,孩子学业上的挫败感我已经没有了,但是在她的价值观,她的人格发展,综合修养方面如果存在和我内心的标准有差池,我是有很多挫败的。

听见,但不用全部听见;看见,但不用全部看见。

如果我们对孩子的任何反应都有回应,做得过于完美,孩子就会被黏连,而这本身就不是完美。

从前,很多事情上,我总想去找一个度,放手到什么程度,跟进到什么程度,总在寻求度的范围。

现在想想,或许我们就是要放弃去找这个度,或者不去执著完美的度,才是一种好的状态。

原来,愚钝的背后才是智慧!


相关文章

  • 看见,听见

    终于决定录制一些短视频了。 其实我倒不怕录制视频,虽然没有录过。 我也不怕发声,虽然很少发声。 我只是觉得,这个世...

  • 看见·听见

    我看见灰色的地砖 一块一块,从眼前闪过 我看见绿色的荆棘 一丛一丛,从身旁掠过 呼吸可以沉重 但脚步不可以停止 一...

  • 听见 看见 改变

    柳(YL):“闭上眼睛……只有你我……” 我(的状态和感受):放松,信任感,充满了期待 柳:“想聊什么话题” 我:...

  • 看见和听见

    幸福的时候 我的世界是喧嚣的 我只看得见日出与花开 只看得见潮涨与月圆 风吹起也不怕 落霜也在脚下 可转眼月缺了 ...

  • 听见即看见

    原创:周浪 编辑: 杨荷 丽辉 倾听这份工作可能对很多人陌生而疑惑 作为我怎么也不可想像成为其中成员之一 一向快言...

  • 看见和听见

    这几天因疫情需要,特别关注医护人员与参与疫情援助的报道; 住在海边的我们,早晨,常常被大海的浪花喊醒,被天边的蓝色...

  • 听见又看见

    我听不见, 旧日里的誓言。 歌声婉转, 一路多少改变, 央求昨日再现。 我看不见, 往日里的笑脸。 沧海桑田, 孤...

  • 看见听到不全信,想到猜到不全说

  • 听见

    听见风 听见雨落 听见你说我爱你 看见山 看见远洋 看见你奔着拥抱我

  • 我所听见看见

    进入了职业学校的第二年来到会计专业,我还是像初中那样不爱学习,没有那初中老师口中珍贵的危机感,只是最近爱看村上春树...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听见,不全听见;看见,不全看见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zzlyi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