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实交代,你的朋友圈,有多少个屏蔽分组?
最近看到这样一则消息:
老板让新来的员工取消屏蔽朋友圈,可员工认为,朋友圈属于自己的私生活,老板无权干涉。
因为这件事,老板呕心,让员工第二天辞职;员工吃惊,第一次因为屏蔽老板而被开除。
其实,大部分人,都会因为某种原因,发朋友圈的时候,会在“不准谁看”的名单里添上某人的名字。
朋友圈,包罗了世人的生活万象。但是,每个人在发朋友圈之前,心中都有杆秤,在无声地衡量着它对其他人造成的影响。
老板的看法有这么重要吗?
编辑好信息,排好照片,在按下“发送”按钮以前,先想想这条信息被老板看到会是什么后果?
如果这是一条旅游动态,老板看到了可能会以为你不工作,整天只想着出去玩;如果这是一条吐槽合作伙伴的信息,就更不能给老板看了。思来想去,你还是屏蔽了老板。
晚上加班,你拍下夜空的星星,编了一句话:“月亮爬上来了,我还在加班。”为了不让老板觉得你在邀功,所以你选择了屏蔽他。
你转发了一条职场好文,可里面的内容80%都是在吐槽工作,你特别赞同,但你还是选择了屏蔽老板。
老板的看法有这么重要吗?当然重要。朋友圈就是一个生活业绩表,你像个小学生一样,带着那么一丁点讨好的姿态屏蔽老板不爱看的,发表老板喜欢看的。
父母在,不发动态
你累得要死,发了一条朋友圈,直言生活的艰辛。父母看见了,打电话说:“妞,这么辛苦,干脆回来吧。”
你期许得到的安慰,突然之间变成了一种负担,让你的精神更加疲累。从此以后,你屏蔽了父母。
工作不顺利,所有事情都在给你找茬,你发了一张自拍:“加油,那些贱人都去死吧!”还没发送的时候,你会大概料想一下,父母看到朋友圈后的担忧神色。与其等待他们安慰,倒不如别让他们操心,屏蔽吧。
你和朋友聊了些很污的东西,把聊天记录贴在朋友圈,和一众损友分享。很明显,观看名单里没有父母。谁让你是·····朋友圈的老司机,父母眼中的乖乖女。
讨厌的人,不想看你,你也别想看我
你看不起的某个人最近又发了一个相当装逼的朋友圈,你很不齿,然后干脆屏蔽了他。
“这个人怎么老是转发鸡汤,我不吃饭,光看朋友圈就饱了。”你在心里一边嘀咕,一边默默屏蔽了此人。
你不好意思删掉某个讨厌的同学,因为他和你无冤无仇,但你就是不喜欢他,怎么办?屏蔽是最好的选择。
你有些半生不熟的朋友在做微商,一天刷屏十几次,你实在受不了,干脆屏蔽算了。
你喜欢发美食照,一个缺心眼的哥们特别爱在下面评论:“这家的东西很难吃。”为了不破坏革命的友谊,得了,以后发朋友圈专门屏蔽你行了吧?
对于讨厌的人,要么你屏蔽他,要么他拉黑你。总之,一个朋友圈,容不下You and me。
屏蔽工作伙伴是一种礼貌
你是个爱分享的人,电影票、画廊、餐厅······任何景色都可以入你的朋友圈。
作为你的忠实粉丝,朋友们会在下方点赞加留言。父母可能会在下面评论:怎么又胖了?运气好点的,你的老板还有可能默默点个赞。
但是,有一群人,他们既不是你的朋友,也不是你的家人,就这么默默看着你一天刷好几次屏。删掉你吧,又怕耽误工作;屏蔽你吧,又怕漏掉你发的重要动态。
为了还他们朋友圈一个清净,你决定建一个组,屏蔽工作伙伴。
大家都心照不宣地默守规则,互相屏蔽,互不打扰。对你而言,屏蔽工作伙伴,不是出于讨厌,而是一种礼貌。
屏蔽,展示的是冰山一角
如果让每个人出示自己的朋友圈屏蔽小组,你绝对会在里面看见众生百态。
互联网的飞速发展,让信息变得越来越透明。朋友圈出现以后,隐私与社会的界限正变得越来越模糊。
梅罗维茨的情境理论认为,随着电子媒介的高速发展,私人情景与公众场合的分界变得模糊。人们在朋友圈展示真实的同时,朋友圈也成为一个表演的舞台。
与其说是我们屏蔽他人,不如说是:我们在面对不同人群时,选择性地展示了想要让他们看见的一面。我们屏蔽老板,是希望他看见我们作为员工的一面;我们屏蔽父母,是想让他们看见我们生活幸福的一面。
选择性接触理论认为,受众会有意识地选择与他们既定观点一致的信息,而排斥与他们既定观点不一致的信息。随着数据抓取越来越精确,很多产品也在致力于根据人们的浏览痕迹,推送符合他们预期的信息。
在互联网还不普及的年代,面对讨厌的人,除了冷面相对,只有虚与委蛇。而科技的发展给了我们另一种选择:屏蔽他们。
私底下我躲不开你,手机上总可以不看你信息了吧?于是乎,我们随心所欲,拉黑所有讨厌的家伙,感到前所未有的痛快。
屏蔽生态圈该怎么破?
我们没有办法选择和什么人交往,却能选择屏蔽什么样的人。
屏蔽无法避免,但面对现实生活,每个人都不要轻易选择逃避。
屏蔽老板的人,可能是个认真工作,优秀上进的好青年;
屏蔽父母的人,可能是个孝顺善良,心疼父母的好孩子;
屏蔽工作伙伴的人,可能是个懂得分寸,有礼有节的好伙伴;
至于那些屏蔽讨厌的人的人,生活已没了选择,就还他们朋友圈一方自由天地吧。
(原创文章,转载请联系授权)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