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一生,有起有伏,有成功有失败。赢家和输家,差距数以百倍。
而他们本身“勤奋”并没有差那么大倍数。
对于人来说,框架远远比努力更重要。
一个旷工无论如何努力也不可能成为矿主的。
对于绝大多数的人,除了革命伟人。人一生中的“关键抉择”,或许就三次,最多。
第一次, 对所有人都是一样的。或许是读书。
第二次,应该是第一次“工种的选择”,请注意,这里说的是工种,不是工作。
第三次:未知。也许是结婚,也许是其他吧。
你的工种是什么,才是重要的,才是根本革命性的区别。清华北大,还是野鸡大学,反而没那么所谓。
在职场,你一定要搞清楚一个规则。你父母不会教你的。
“垂直变迁”是存在的。“横向变迁”是不存在的。
你在跳槽的甚至是创业的时候,能做的也无非是换行不换岗,或者换岗不换行罢了。
例如,你是一个刚入职的初级销售。升迁顺序为:
销售-->销售主任-->销售经理-->销售大区经理-->销售总监
你是一个刚入职的财务。升迁顺序为:
财务-->财务主任-->财务经理-->财务高级经理-->财务总监。
但是,我一个销售高级经理,改行想去当财务经理。可不可以?不好意思,基本不可以。
降一级,要求别太高。改行当财务主任,可不可以?不好意思,还是不可以。
除非你愿意做“财务培训生”
公司的路径,是极度清晰的。HR脑中的条条框框,也是极度死板的。每个人都被敲了一个“印戳”。你是销售,你就永远是销售。
随着岁月磨砺,涨经验值。但涨的是“销售经验值”绝不是财务经验值。
如果你跳槽,跳槽也没用。“工作经验”永远是销售。
你的第一份工种,几乎决定了你一辈子的工种。
当记者就当记者,做报社就做报社。
做印刷就做印刷,做模具就做模具。
做家电就做家电,做汽车就做汽车。
做化工就做化工,做批发就做批发。
我们知道,有很多人在职场做得不如意。很不很不如意。眼看外面互联网,大数据,AI,小米手机,各种各样的时代浪潮风起云涌。弄潮儿和你无关,任何一个浪潮都和你无关。因为你已经陷入了工种的大坑。
天地之大,尽多英雄豪杰。而且你和外企的一些人聊聊谈谈,发现他们智商极高。绝对不是蠢人。可是他们却被“坑”困住了。哪怕再英雄十倍,也跳不出来。
因为在职场上,“横向变迁”其实是不存在的。当一个新行业,新事业兴起。他们招收的,只能是市场上的新人。
你是一个“热轧钢”高级工程师,现在想改行做AI人工智能。对不起,此路不通。要么你就擦光经验值,从零开始。
你愿意擦光50~60W年薪,从零做起么?你不愿意。
因此转行请趁早,你只有工作的最初二三年可以浪费。
工种对男人很重要,对女人也一样重要。除非你不混职场也不工作。
入错行并不比嫁错郎要轻松
除非你有能力跨越工作这个象限,做一个无工种的社会边缘人。这是另外一个话题了。
我毕业的时候冷静地思考过这个问题,因为我没有条件选择工作,虽然当时是没有看过这篇文章的,但我确实冷静地把所有的工种按我的理解做了分类:销售类,行政类,技术类。
行政类的工作收入是有封顶的,技术类的我不会,我除了学设计不会设计外别的啥也不会。
最后只好选择了销售类的工作。
但这个工作很容易延展,销售市场运营其实都是一体的,都是要对钱负责并且离钱很近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