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9年3月23日下午,猫奴茶社。
“科学老师爱阅读”读书会迎来了第三季第一次活动。我们仍然以得到App的专栏《何帆的读书俱乐部》为阅读基础,本月共读书籍是《苏格拉底的申辩》。
按照惯例,每次读书会结束,小伙伴们都要写点个人收获或感言交给当期小编整理汇总成美篇。可已经过了本期小编规定的时间,只有5位小伙伴交(A),是大家无视规则吗(B1)?那还真是让人伤心呢(C1)。可如果是大家不知道如何着手来写这个总结,正纠结痛苦呢(B2),那还是赶紧想办法疏导疏导、启发启发吧(C2)!(呵呵,学以致用,ABC情感模型实操。)

【关于内容】读书会结束后的个人总结该写点什么呢?
1. 本次活动中,未能阐释清楚的观点,可做简要说明。
例如:书中的观点:无知之知——知道自己不知道,就是一种智慧。
是我所是——对苏格拉底来说,“无知之知”便是他的“是”,他认为保持这个“是”对他来说更好一些。他不愿意像他所看到的诗人或匠人那样因为擅长某方面就自以为在别的事、甚至天下大事上都很智慧。在他看来,那反倒是一种愚蠢了。
2. 本次活动中,最打动你的点,比如:
(1) 书中的道理。例如,《苏格拉底的申辩》对我来说最突出的有2个:未经省察的人生是不值得过的;陷我们于无知的往往是已知。
(2) 何帆老师的解读。例如:在我看来,《苏格拉底的申辩》这本书阅读起来比较吃力,但何帆老师的解读深入浅出,再结合一些其他的事例,让人能把道理听得很明白。不得不佩服何老师的功力。
(3) 伙伴们结合书中的观点、何老师的解读给出的自己的生活中的例子和思考。
3.对读书会活动形式的建议,可以保留的或改进的部分。
【关于字数】
小编参考何帆老师的要求好心建议的150字,本意是不增加负担,只要干货即可。可能有的小伙伴要说“臣妾做不到呀!” 是的,就连马克•吐温也说:抱歉,我没有时间给您写一封简短的信,所以我写了一封长信。
所以,如果实在会超出字数,就授予小编神圣的删减权、编辑权吧,把我们的痛苦交给能干的小编去承受。(小编,对不起啦!)
最后温馨提示,这是一个读书社群的一次平常线下活动的感悟,体现真情实感即可,不用憋大招,完成比完美重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