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北北笑
法国作家雨果曾说,“世界上最宽阔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宽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宽阔的是人的心灵。” 在我念小学和初中时,由这几句话做成的标示牌一直挂在教室的墙上,并在老师的嘴里出现过无数次。
看见它第一眼,猜测这是一本教人如何沟通的书籍。读完整本书后才发现,作者写这本书的目的并不局限于教会人们如何更好的去沟通,书中涉及到许多能帮助人们改善自己的生活,使自己的心智得到成长的内容,充分印证了书的封面所写:通过非暴力沟通,让人们获得爱,和谐和幸福。
观察
非暴力沟通的第一个要素是观察。
印度哲学家克里希那穆提(J.Krishnamurti)曾经说,“不带评论的观察是人类智力的最高形式。” 将观察和评论混为一谈,别人就会倾向于听到批评,并反驳我们。
莎士比亚也曾说,“凡事需多听但少言;聆听他人之意见,但保留自己之判断。” 非暴力沟通是动态的语言,不主张绝对化的结论。它提倡在特定的时间和情境中进行观察,并清楚地描述观察结果。
人看人一般容易低看对方,最后被误判惩罚。正是这样的人性特点,对方永远比我们看起来的要伟大,因此要永远高看他人一眼。拿破仑的随从就曾说过,仆人眼里没有伟人。
我们大多数的人使用的语言倾向于评判、比较、命令和指责,而不是鼓励我们倾听彼此的感受和需要。别人讲出的话,做的事情,先别着急去评价,去批判,学会观察,然后再适当发表自己的观点。
越靠近,越忽视。距离远一点,时间拉长一点,都是厉害的角色。
感受
非暴力沟通的第二个要素是感受。
心理学家罗洛梅(Rollo May)认为:“成熟的人十分敏锐,就像听交响乐的不同乐章,不论是热情奔放,还是柔和舒缓,他都能体察到细微的起伏。”
很多时候,人们认为感受是无关紧要的,重要的是各种权威主张的“正确思想”。于是,我们被鼓励服从权威,而非倾听自己。渐渐地,我们习惯于考虑:“别人期待我怎么做?”
念书那会儿,总有那么几个同学被老师看作是茅坑里的石头,又臭又硬。犯错闯祸从不间断,老师骂,父母打,同学嫌弃。现在回想起来,当时从来没有人去关心他们内心的真实感受,真实想法,只是一味的在要求他们“做对的事”。
工作后,身边的同事来来去去。每次有同事离职,说出真实原因,真实感受的又有几个呢?即使说出来,又有谁会在意呢?谁在乎呢?
前几年网上有人推出一款服务,“时间贩卖机”。服务提供者出售自己的时间,可以用这个时间陪你吃饭,听你倾诉,当然这个时间是需要付费的。不难看出,对陌生人,很多人总能轻而易举说出自己内心的真实感受,对身边人却很难。
被各种“正确思想”洗刷过后,体会和表达感受并不容易,我们甚至分不清感受和想法的区别。学会理解对方话语之下想要表达的感受和需求,并且学会表达自己的感受。
需要
非暴力沟通的第三个要素是需要。
批评往往暗含着期待。对他人的批评实际上间接表达了我们尚未满足的需要。如果一个人说“你从不理解我”,他实际上说渴望得到理解。
对于恋爱这件事,大家总说异地必分,它就像一个魔咒。究其原因,很多问题都是从对方不理解,不明白自己的需要开始。小矛盾越积越多,一旦爆发就不可收拾了。
更可怕的是,我们在说话时,并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自己表达不清楚,对方无法理解,结果只能是大吵一架,不欢而散。
有时候,社会文化并不鼓励我们表达个人需要。对于妇女来说,尤其如此。长期以来,妇女的形象和自我牺牲联系在一起。一旦把照顾他人当作最高职责,她们也就会倾向于忽视个人的需要。这也是社会对女性的期待。
有一本书叫《天空的另一半》,我看了一半,实在看不下去,放弃了,并不是这本书不好。作者写的很棒,只是内容读起来让人心里沉甸甸的,每次看这本书都让我郁闷一整天。很多国家对女性的不重视,甚至是歧视,而那些女性的遭遇,让人心痛到极点。对她们来说,能安全安稳的活着,就已经是一种莫大的幸福,表达自己的感受简直是天方夜谭。
如果我们总是通过批评来提出主张,别人的反应常常是申辩或反击。反之,如果我们直接说出需要,其他人就较有可能作出积极的回应。
在我们能好好说话的环境里,应该珍惜这样的机会。
请求
非暴力沟通的第四个要素是请求。
情侣之间最忌讳的事情是,拿前任和现任做对比。之所以对比,无非就是现任做得不够好,不满意。
出于自尊,碍于面子,我们学会了各种委婉、含蓄的表达方式。这些看似华丽的表达方式,往往把自己坑的很惨,自己的请求表达不清楚,别人更加无法理解,更别谈满足了。
非暴力沟通,大都体现在自己最亲近,最熟悉的人之间。对于亲近的人,我们提出的请求越具体越好。如果我们的意思含糊不清,对方就难以了解我们到底想要什么。
我们告诉对方,为了改善生活,我们希望他们做什么。避免使用抽象的语言,而借助具体的描述,来提出请求。
沟通是爱与关怀的艺术,而不应成为势利者的诡计。将自己想要的回应讲得越清楚,就越有可能得到理想的回应。
非暴力沟通最重要的应用也许在于——爱护自己
我们每个人生在世界上都是孤独的,每个人都被囚禁在一座铁塔里,每个人都是单枪匹马地战斗。
非暴力沟通鼓励我们直面人生的苦难:在遇到挫折时,充分体会人生的悲哀和内心的渴望。有遗憾是难免的,但它能帮助我们从经历中学习,无须责备自己。我们意识到过去的行为违背了自己的需要及价值观,并允许这种觉察引发的情感充分流淌。一旦专注于尚未满足的需要,我们就会考虑如何满足它。反之,如果用苛刻的语言指责自己,我们不仅难以找到解决办法,而且容易陷于自我惩罚的痛苦中。
同时,我们行为的动机反映了我们是否爱惜自己。出于对生命纯洁的爱,而不是出于恐惧、内疚、羞愧、职责或义务来选择生活,是爱惜自己的重要体现。如果我们致力于满足他人及自己健康成长的需要,那么,即使艰难的工作也不乏乐趣。反之,如果我们的行为是出于义务、职责、恐惧、内疚或羞愧,那么,即使有意思的事情也会变得枯燥无味。
我们心情并不取决于他人的行为
暴力的根源在于人们忽视彼此的感受与需要,而将冲突归咎于对方——至少大部分暴力的根源都是如此,不论是语言、精神或身体的暴力,还是家庭、部落以及国家的暴力。
如果以苛刻的态度对人对己,自己的心情也好不到哪里去。通过运用非暴力沟通,我们不再试图分析自己或他人有什么毛病,而是用心去了解我们的需要,这样,我们的内心就会逐渐变得平和。
感激生活的赐予,而不贪心。
END
我是北北笑,用有趣的文字分享有趣的生活。
谢谢你喜欢我的文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