爷爷的豆浆
前几天看一本书中写道,“凡以豆腐为特产的地方,大都比较贫穷,因为豆腐是最容易得到的蛋白质。”或许是对的吧,但是一直以来我对豆子的印象还是不错的,妈妈的拿手菜“麻婆豆腐”,兼具“麻、辣、嫩、鲜”等多重口感,是舌尖上最美的记忆,对于我这个喜食素的人来说每次吃火锅都必不可少的油豆皮、豆腐干、豆腐丝,还有小李同学极力推荐的不知道什么来历的“豆花泡馍”,嫩滑爽口的豆腐配以劲道的烤饼丝,也是别有一番风味。或许因为一切东西经过陌生化会更美好的缘故吧,关于豆制品印象最深的还是小时候爷爷为我做的豆浆。
关于童年,记忆似乎只停留在夏天,家乡的夏天并不那么燥热,朵朵大块的白云飘在澄澈而又蔚蓝的天空上,夜晚的南风诉说着收获的到来,金色的麦浪招摇着显示出内心抑制不住的欢喜,爷爷做的乳白色的豆浆滋润着家人们的心田。说到自家做豆浆,也是一件挺麻烦的事,爷爷那时已七十多岁,虽说四肢健全五体康健,但早已不能承受如此繁重的农务劳动,所以麦忙时节负责后勤的工作自然而然落在了他的肩上。
一杯好的豆浆的关键是豆子,每次做豆浆的前一天晚上,爷爷总会去粮仓挑选出颗粒饱满圆润的豆子,放在一个大约10公分深的黄色大碗里,然后用温水浸泡,晚上呢就把它放在院儿里让其在星空下在凉风的习习吹拂下发胀、变软。第二天一大早,我们家的小懒虫们还在酣睡之时变可听到一阵又一阵“轰-隆-”的声音,那是爷爷早起磨豆浆的声音,冒着蒸腾热气的豆浆乖乖地呆在一个个印花瓷碗里,静待我们的享用,每碗豆浆放入两勺白糖,甜甜的,甜到心里。其实最麻烦的是洗豆浆机,因为磨完豆浆会有很多豆渣所以很难清理,我负责接水,爷爷负责清理豆浆机,我们会聊聊昨晚做的梦,我们会抱怨天气,爷爷会给我出各种奇怪的字谜···
可是后来我们就各奔东西,后来我们就四处奔波,但难以忘怀的还是夏天早晨爷爷做的那碗冒着热气的乳白色豆浆。
很喜欢李安的影片《饮食男女》,似乎在诉说着生活的真谛,我们很多人都不会是伟大的人,平平凡凡享受每一刻的生活,每一顿饭,每一个与家人相处的瞬间。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