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儒释道的世界观差别

儒释道的世界观差别

作者: 余超林AIA财富管家 | 来源:发表于2022-12-12 07:55 被阅读0次

第12天(2022-12-12)儒释道的世界观差别

        阳明年轻时曾经醉心于道家养生之术与佛家的静坐修心的功夫,在三十岁前后也曾为此游历茅山与九华山,与修仙的道士也曾经认真沟通讨论过儒释道的学问,看到如此幽静美丽的大自然风景,也曾动心出家修行,但是一念及家中祖母与其父龙山公,内心无论如何放不下,就打消出家之念。于是阳明立即意识到儒家佛家道家三家都号称以修心为本,实际上立教的出发点与价值观不一样,失之毫厘 差以千里,不同的修心路径最终的方向与发展结果完全迥异。

        道家佛家的修炼虽然也是以心为本,但是主要还是要排斥外在的干扰诱惑,收敛于内心,以虚静无为达到修炼成道的目的,其本质还是以造福本人为主,无论是摆脱因果轮回,还是修长生不老,用阳明的观点来看依旧还是有功利心,依旧还是处在自私自利状态。儒家也是从心入手修炼,儒家的要求内外合一, 内外兼修,为什么这样说了,因为儒家强调天地万物为一体,不分内外,外在的天地,内在的人心,是一个整体,强调大道即人心,孝即大道。阳明在杭州养病,在一座寺庙遇到一个静坐三年都无语的和尚,阳明用禅机点破了他,这个和尚第二天清晨就打道回府看望老母,王阳明对该和尚说道:“父母天性,岂能断灭?你不能不起念,便是真性发现。虽终日呆坐,徒乱心曲。俗语云:爹娘便是灵山佛,不敬爹娘敬甚人。”和尚听闻大哭。原来该和尚表面打坐🧘♀️三年,用功修炼,但是内心依旧放心不小家中老母,孝道是横在佛与道教咽喉处的一把刀。如果不解决孝道问题,通过佛道修炼也很难成功。

      由于儒家与佛道两家的世界观不一样,虽然都是修心,但是其本质差别极大,儒家强调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内外合一,天地君亲师皆是我们需要借助的力量,天地万物皆备于我,只有对父母尽孝,对国家尽忠,对外协调好天地万物的关系,对内尽心尽力问心无愧,这个才是尽到天地良心的就的义务,既可以对个人实现养生的目的,也可以对家国天下实现尽责尽力尽心的目的。阳明晚年,其实是以儒为主,吸收佛道的修心方法,实现儒释道三家合一的“致良知”的学问。

《王阳明大传》余超林解读之12:儒释道世界观差别

相关文章

  • 儒释道的世界观差别

    第12天(2022-12-12)儒释道的世界观差别 阳明年轻时曾经醉心于道家养生之术与佛家的静坐修心的功夫...

  • 儒释道

    群雁见青蒲,林泉隐小儒。 落英袭慧剑,枯叶卷尘拂。 坡外撷红槿,山中采绿竹。 遥观涯静女,情比碧波淑。

  • 儒释道

    儒家的最高境界是“拿得起”,佛家的最高境界是“放得下”,道家的最高境界是“想得开”;儒释道的最高境界,就是这三句话...

  • 儒释道

    近日有感:儒家入世,内圣的目的是外王,非我所愿;佛家出世,与红尘划清界限,亦非我所愿;道家庄子讲“间事”,一脚出,...

  • 儒释道

    人生之三大问题,习性,情绪,欲望,儒者立习性,释者治情绪,道者化欲望。

  • 儒释道

    儒、佛、道三家的学术内涵构成了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化历史。 中国传统文化,涉及儒、佛、道三家。三家的学...

  • 儒释道

    儒家,随波逐流。佛家,超脱俗世。道家,道法自然。我觉得,如家就是世俗现状,追名逐利。佛家,已经变味了,一心向佛,追...

  • 儒释道

    儒家讲天理、道家讲论道、佛家讲如法。 儒家讲入世、道家讲出世、佛家讲救世。 儒家讲天命、道家讲自然、佛家讲解脱。 ...

  • 儒释道

    儒以修己为体,用于治人; 道以修静为体,以柔为用; 佛以定寂为体,以慈为用; 以素心见天地,以始为终! 祝安好全世...

  • 儒释道

    今天看梁东采访蔡志忠的一段对话,觉得很有感触。 蔡志忠认为儒家研究的是人与人的关系,道家研究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而...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儒释道的世界观差别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zzqfq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