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个旧模式失效,新模式还没建立起来的混乱时代,大家群魔乱舞,谁也不嫌弃谁。
不小心进入了一个以营销、品牌、销售为主的圈子,里面有各种行业的企业。
组局者擅长开源,这是我的短板,赶紧跟着学习,当然也有观察。
但无论如何学习,也只是听懂看懂但不会干,就如他无论如何学习财务,也干不了财务是一样的道理。
跟着看了几个项目,挺有意思。虽然还是线上阶段,通过一些信息的了解,可以从财务的角度做一些基本判断。
对于我们专业人员来说,有意思的就是这些鲜活的项目,家家都不一样,财务状况就更不一样了。
正好老家的发小在找轻资产项目,这个过程中相当于帮她做个考察。
发小没事不给我打电话,但每次涉及到投资的事情必定给我打电话,听听建议,下次找她收费。
其中有个农业有机肥料的项目,我是觉得农业项目不好做,不太看好。
但晚上和一位朋友通话聊起这件事,没想到他也打算进入这一行,说他的合作伙伴也帮投资者建发酵的有机肥料厂。
听到发酵两个字,有点激动,发酵需要设备,前东家就是生产这方面的设备的,这不是上下游吗?
设备制造商销售大多是非标的项目制,业绩不稳定,这条就成了上市的拦路虎,多年来一直在思考如何能规避一些业绩方面的不确定性。
之前做销售预算,已有合同部分好做,无合同这部分没法做预算也没法判断,作为财务,根本就不知道目标客户都在哪里,销售说啥就是啥。
当然,这些对于专门做投资的人来说不是难事情,但对于整天埋头于会计账簿之间的财务来说,真的很难。
还有一个项目,是做13岁以下小朋友近视恢复的,主要是一两人的小店,属于轻资产投入。他们通过当地一些线下活动引流,据说还不错。
这是受众比较广泛的行业,孩子的父母、祖(外)父母都比较关心,广撒网就会有不错的效果。但有些行业受众面很窄,可能用不了这种方式。
前两天一个偶然的机会,查了下国内经营体数量,包括企业和个体户。B端和大C的企业比较关注这些,因为他们的客户就在这里面。
3年以上个体户有8000万家,能存活3年基本上有了文定性;1-100人的企业有1100多万家,其中1-10人公司900多万家,10-100人公司不到200万家;100人以上的企业不过二三十万家。
这时候要思考自己的产品主要定位的是哪些目标群体?这些目标群体有哪些特性?在哪里可以触达到?市场容量大概是多少,我们占了多少市场份额?
有人会问财务为什么会关心这些?因为开源节流都与财务相关、与企业的现金流有关。
其实大家关心的是一个问题,那就是业绩,只是角度不同。
当我们跳出财务看财务时,会觉得财务是一项有意思的工作。只是,老盯着别人的业绩,会招人烦。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