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诵读第23天】
梁惠王下2.5(2)
【原文】
曰:“王如善之,则何为不行?”
王曰:“寡人有疾,寡人好货。”
对曰:“昔者公刘好货,《诗》云:‘乃积乃仓,乃裹糇粮,于橐于囊。思戢用光。弓矢斯张,干戈戚扬,爰方启行。’故居者有积仓,行者有裹囊也,然后可以爰方启行。王如好货,与百姓同之,于王何有?”
王曰:“寡人有疾,寡人好色。”
对曰:“昔者大王好色,爱厥妃。《诗》云:‘古公亶父,来朝走马。率西水浒,至于岐下。爰及姜女,聿来胥宇。’当是时也,内无怨女,外无旷夫。王如好色,与百姓同之,于王何有?”
【译文】
孟子说:“您既然认为说得好,为什么不去实行呢?”
宣王说:“我有个毛病,我喜欢钱财。”
孟子回答说:“从前公刘也喜欢钱财。《诗》中说:‘粮食满仓,裹好干粮,装满口袋,百姓和睦,神采激昂。箭上弦,弓开张,拿起各种武器,浩浩荡荡向方。’所以留在家里的人有存粮吃,行军在外的人有干粮吃,然后才可以领军前进。大王如果喜欢钱财,与百姓一同分享,又有什么不可以呢?”
宣王说:“我有个毛病,我喜欢美色。”
孟子回答说:“从前太王也喜欢美色,宠爱他的妃子。《诗》中说:‘古公亶父,清早跨马。沿着西边水岸走,一直来到岐山下。携带他的姜氏女,一起来把住处察。’当时,没有嫁不出去的女子,也没有娶不到妻子的单身汉。大王如果喜欢美色,和百姓一道,又有什么不行呢?”
【感悟】这段对话给人诸多启示。孟子面对齐王以“好货”“好色”为借口不行善政,巧妙引用古人之例进行反驳。公刘好货却能与百姓同享,大王好色却能让男女各得其所。这让我们明白,自身的欲望并非不能有,关键在于能否推己及人,与民共享。作为领导者,不应以个人私欲为借口推脱责任,而应将自身的喜好化作造福百姓的动力。于常人而言,也应学会合理控制欲望,有同理心,与他人和谐共处,如此才能构建更美好的社会。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