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天前,娃回来和我说,班上那个叫SWJ的女生,中午吃饭时,她带了下饭酱。吃的时候,给她周边的所有同学吃 ,就单单跳过娃。不知道什么意思。我牢记聆听的理念,只倾听,不发表评价。我只是问娃,那你什么感受?她说,没什么,不给就不给呗,都是我吃腻的东西。我说,哦,是这样啊。你的感受对的。不给咱就算。
第二天,娃又和我说今天那个女生还是故意绕过她。其实听到娃第二次讲述这事的时候,我知道娃心里其实是在乎这件事的。但我依然忍住了,继续不做评价。而是继续问她,那你的感受如何呢。娃依然平静地和我说,无所谓。既然娃说无所谓就无所谓吧 。对此事,我没发表意见。然后转移话题,问她,今天在学校有发生开心或者好玩的事吗?和我分享下。娃就滔滔不绝和我说了同学间发生的趣事。
昨天我去接娃下晚自习的时候,娃一上车就说:妈妈,今天SWJ突然主动问我要不要吃酱。我说:这样啊。她怎么突然改变做法了呢?你们之间发生了什么事?娃说,可能今天戴了你的手表。我和GPY在闲聊时,GPY说有点认识你这块表的牌子,是瑞士的,估计要点钱。我就和她说了,大概花了1w多。有可能SWJ在旁边听到了。还有物理课上王老师表扬了我几次,说我有几题做的特别好。SWJ对家境比较好和成绩好的同学会另眼相看。我说,那她给你吃酱,你的感受如何呢?她说,我才不要吃她的呢。虚伪的人!我继续问她 ,那你当时怎么处理的?娃说,我拒绝了。我继续问,那你怎么拒绝的?娃说,我就对SWJ说,谢谢,我不喜欢吃。我马上肯定她:干的漂亮。处理的很好嘛!
这件事到此告一段落。我发现当我不再以过来人的身份,对孩子经历的事情,进行自以为是的指手画脚,孩子处理问题的能力在一点点增强。多给孩子面对问题的机会,让她在事中学,事中成长,会给我们惊喜的!
2023、5、7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