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CP/IP协议的创始人Vinton Cerf深刻洞察了互联网的本质,说网络的历史就是协议的历史 ,而Cypherpunks的创始人之一蒂姆·梅(Tim May)说加密技术的发展最终的结果无非就是“一场社会和经济革命”。

比特币不是凭空出来的,互联网发展的同时,加密技术也在不断在向前发展,它只是在需要的时候,出现了。我把互联网的发展史与比特币的发展史按编年史排序后,更能看清比特币如何从一个边缘社区发展起来的。
1969年 阿帕网(Arpanet)
斯坦福大学和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计算机首次连接了起来,同年Unix开始使用。
1970年,政府开放加密技术
美国政府发布数据加密标准(DES)和《公钥密码学》公开出版
1971年 电子邮件
电子邮件首次被Ray Tomlinson开发处理,他是决定我们使用”@“符号的人。
1974年 TCP/IP协议
这一年通过了一项类阿帕网连接到一个“网际网路“的提议,没有中央控制,并会在传输协议的规定下工作。
1977年,调制解调器
Dennis Hayes和Dale Heatherington开发了调制解调器。
1978年,垃圾邮件诞生
商业电子邮件(垃圾邮件)第一次诞生,Gray Thuerk给加利福尼亚的600个用户发了垃圾邮件。
1980年,加密技术的社会争议
整个70年代公众的讨论与争议围绕着:“密码技术可以用于保护个人隐私、政府和公司的机密,也可以被犯罪份子用来隐藏计划或利益。密码技术应该被广泛使用还是受到严格限制?”,80年后民用加密通信开始兴起,密码学开始民用化。
1982年,提出拜占庭将军问题与DigiCash概念
莱斯利·兰伯特(Leslie Lamport)等人提拜占庭将军问题。
大卫·乔姆(David Chaum) 提出DigiCash概念,发布一篇关于盲签名技术的论文。
1983年,阿帕网的计算机通过TCP/IP交换数据
1月1日阿帕网通过Vinton Cerf开发的TCP/IP协议交换数据,数以百计的电脑连到交换机上。
1984年,域名系统DNS
第一个域名服务器(DNS)创建,它使得互联网的地址更加人性化。
1987年,“互连网”在发展
有3万台记住在“互连网”上,以前的阿帕网协议只能限于1000台主机,采用TCP/IP协议后,可以有更多主机变成现实。
1989年,万维网(WWW)推出
Tim Berners-Lee写的万维网协议也诞生了,美国在线(AOL)诞生,至今美国在线还存在。
1990年,第一个商业性拨号上网ISP
第一个商业性质的互联网拨号服务供应商也于1990年诞生——The World。
同年,阿帕网停止使用了,万维网协议的代码由Tim Berners-Lee编写,基于他一年前提出的建议和HTML、HTTP、URL标准。
1991 年,第一个网页诞生了
第一个网页被创建,并且很像第一份电子邮件解释什么是电子邮件,它的目的是解释什么是万维网。
1992年 ,Cypherpunks电子邮件列表成立
邮件列表其中有3个创世人,蒂姆·梅 (Timothy C.May)是intel资深科学家,埃里克·休斯 (Eric Hughes)是美国顶级数学家,约翰·吉尔莫尔(John Gilmore )是早期开源软件的核心人物。
蒂姆·梅 (Timothy C.May) 9月1日发布“网络空间中的自由女神”。
蒂姆·梅 (Timothy C.May) 11月22日发布“加密无政府主义者宣言”。
1993年,Cypherpunk的宣言
埃里克·休斯(Eric Hughes)3月9日发布“密码朋克的宣言”。
1994年,DigiCash 首次发布
通过使用纯软件的电子现金技术通过电子邮件和互联网进行支付,第二年DigiCash的E-cash被公众使用,后失败。
1995年,互联网的商业化
在“Echo Bay”上的第一次交易在这一年进行,Echo Bay后来变成了eBay。Amazon.com在1995年也开始运营了,虽然它在6年内没有盈利,直到2001年才开始盈利。
1996年,提出智能合约
Nick-Szabo 提出了比特币金和智能合约的概念,发表智能合约:“数字自由市场的基石”。
1997年,发布Hashcash概念
亚当·贝克(Adam Back)发布Hashcash(哈希现金),用来解决垃圾邮件泛滥问题,基于哈希算法展开,在发送邮件时,需要额外付出几秒钟时间进行哈希运算,凑出一个符合特殊规则的哈希函数值。
Cypherpunk的讨论在这一年到达历史巅峰。
1998年,发布B-money
魏黛(Wei Dai)发布B-money,提出去中心化结算架构、匿名交易、点对点网络,比特币的基础原型在B-moeny中呈现。
1998年,Google诞生
Google上线,给人们在网上搜索信息的方式带来了革命性的变革。
2000年,网络泡沫破裂
数百家公司被迫关闭,有一些还没有为他们的投资者盈利。纳斯达克列出了受泡沫影响的许多高科技公司,最高时达到了5000点,然后在一天之内失去了10%的价值,并最终在2002年10月降到了谷底。
2001年,维基百科发布
维基百科启动,为聚合式的网站内容/社会化媒体铺平了道路。
2003年,VoIP成为主流
Skype面向大众发布,给用户提供了一个界面友好的IP语音电话。
2004年,Web 2.0诞生
在第一次Web 2.0会议上,John Batelle和Tim O’Reilly提出了“网络平台”这个概念:应用软件构建在互联网上,逐渐远离桌面。社会化媒体Digg诞生,Facebook向大学生开放。
2004年,RPOW机制诞生
哈尔·芬尼(Hal Finney)把哈希现金算法改进为“可复用的工作量证明机制”(Reusable Proofs of Work)
2005年,YouTube——大众可以分享的流视频
提供免费网络在线视频存储,并给大众分享。
2006年,Twitter开始推了
它最初的名字是twittr(受Flickr的启发);Twitter的第一条信息是:“just setting up my twtt”。
2007年,iPhone与移动互联网
移动优先开始成为主流,传统互联网转移到移动网络设计和应用。
2008年,发布比特币白皮书
中本聪(Satoshi Nakamoto)发布著名的比特币白皮书“比特币:一种点对点电子现金系统”。
2009年,比特币网络诞生
1月3日第一枚比特币开采,比特币网络正式运行。
2013年,启动以太坊
以太坊创始人Vitalik Buterin发布了以太坊初版白皮书,提出POS机制与智能合约,并启动了该项目。
70年代-80年代还处在对加密技术开放后的争议阶段,互联网开始高速发展,到90年代加密朋克社区讨论到达巅峰状态,然后经过10年的技术发展和沉淀最终对外成功输出第一个向大众普及的产品,它的名字叫比特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