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我们学校新闻系的同学采访我的一篇文章,后来因为这篇文章,她得到了老师们给她的肯定。
6时20分,起床。
Z关掉闹钟,起床洗漱,沉默了一晚上的水龙头,发出哗啦啦的流水声,她快速整理一番之后,出门吃早餐。
7时10分,赶到教室。
和平常一样,Z找到第二排坐下,拿出书本,翻到当天讲课的内容,开始预习,或者是背单词,教室里除了她还有另外两个人,一个是某同学,另一个是清洁阿姨。
我的普通一天8时10分到11时50分,上课。
后面有手机屏幕整节课都亮着,课本停留在刚开始翻开的那一页。Z的目光随着老师的声音转移,右手始终拿着笔,左手翻开一页又一页,笔记本开始变得密密麻麻。因为大二转专业的原因,课程变得繁重很多,现在她一心扑在学习上。
回到大一,那时候空余时间较多,她分配给社会实践活动的时间也更多,两个学期她一共做了四份兼职,做过家教,在夏普推销电器,在邮政帮忙签发快递,在图书馆社科整理图书。
对于学习和实践活动的矛盾问题,她认为进入大学后,学习只是一部分,更重要的是交朋友,提升自己的能力,让自己更快地融入、适应社会,而且实践活动一般是在周末参加,只要合理分配时间,就不会耽误学习。
同样耗费时间的还有谈恋爱,Z说:“恋爱是一个成长的过程,因为他足够优秀,所以我会向他学习,我们也会一起督促对方,一起努力,有个人和你一起做一些事情的时候,你会觉得就算真的很难,但却有个人陪着你一起走下去,要坚持下去,努力跟上他的脚步,所以这样也不会耽误学习,反而成为了更好的自己。”
结束了上午的课程,她吃完午餐又径直去了教室。
14时,乘公交去群力实验小学给小朋友们上课。
“三点半课堂”是公益性课堂活动,每周三开设一节,在课堂里,志愿者老师给同学们传授平时上课学不到或是还未接触到的知识,譬如安全知识、科技文化。Z作为“三点半课堂”的一员,这天刚好轮到她,她坐了将近一个小时的公交去群力实验小学,给小朋友们上了一节交通安全课,“我还记得最后唱拍手歌的时候班长是直接跟我拍的手”,同学们在课堂上的每一个小举动都让她印象深刻。
其实在上大学之前,Z就已经萌生了做公益的念头,她立志在大学一定要从事公益事业。为了能够参加更多的志愿活动,她加入了青年志愿者协会,通过了馨苑助学的寒假支教面试,在大一寒假期间去了乡村支教,因为热爱,她又遇见了嘉仁公益,成为“陪你看蓝天家游计划”的志愿者,之后因为被负责人欣赏,参加了很多其他的公益活动。后来通过同样热爱公益的学姐,她加入了中国义工旅行支教组织,并且成为了教学部对接组的组长,主要负责寒暑假短期支教的对接工作。
我的普通一天 我的普通一天这之中,她在“陪你看蓝天家游计划”的志愿活动从一开始加入做到了活动结束。这一活动组织了很多社工和志愿者,让他们陪伴常年不方便下楼的残疾朋友,一起走出家门,走入社区,游览风景。
我的普通一天“有的人甚至五年没有出去过。”Z亲切地称她的志愿对象“昌印叔”,昌印叔五年前突然患了脑瘫,之后妻子跟他离婚,带着孩子离开了他,至今他还一个人住,由姐姐和邻居帮忙照顾。Z陪着昌印叔去了很多景点,陪他聊天,她说最让她感动的就是看着昌印叔一点一点的变得乐观开朗,拍照也不像以前那样严肃了,看到他咧嘴笑,就是她参加这个活动的全部意义。活动结束后,Z又去看望了昌印叔两次,她计划以后一个月去两次。
我的普通一天再回到大一上学期的寒假,Z通过馨苑助学去了江西萍乡的良坊小学支教,半个月的支教时光让她和小朋友们结下了深厚的情谊,也成为她心中永远的美好,离开之前,她记下了所有同学的名字,将这些名字一直带在身边,她曾经发文写道:你们不要哭,老师永远爱你们,那些名字是老师心中永远的美好,老师永远不会忘记的……其实那些和你们一起吵吵闹闹的瞬间、生气的瞬间是老师生命中最美好的回忆。
我的普通一天她打算利用今年寒假的时间回去看看那些孩子,看看那个曾经黏着她,舍不得她走而哭成泪人的小女孩是不是还是当初那个模样呢,这一群她爱的人又长大了多少呢。
调查显示,现在中国平均每所高校有5-6个公益组织,大学生群体已经成为中国公益大军中的中坚力量。
作为社会公益新生力量中的一份子,Z说:“我需要做的是坚持走公益之路,并且越走越远,成为自己想成为的那个人,我不知道是不是也算成功了。”她一直在做自己想做的事,在这条路上追求真正的自己,成为自己想要成为的人。
她会在大学期间继续参加公益活动,并且计划毕业后从事跟公益相关的工作。
17时,Z坐上了回学校的公交。
吃完晚饭,她赶到了图书馆,顶着比别人多修四门课程的压力,她得花双倍的时间来学习、完成作业。
一直到晚上九点,她才离开图书馆,Z回到宿舍,打开电脑,继续完成公益活动的工作。
23时,睡觉。
她普通的一天也就这样结束了。
对很多在校大学生来说,没有太多人能做到这样“普通”,她的“普通”应该是每个人该有的样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