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律
修行是修养仁爱、宽容、谦让、与人为善等能给自他带来安乐的精神品质。也就是说,要关注其他生命的福祉,并且自觉调整自身行为让其他众生感到安适快乐。修行有两个方面:一是替其他众生着想;二是为此而采取转化内心的实际行动。
不忍心,就是恻隐之心。去参与、分担他人痛苦,就是悲心。
感悟:在灾难中,虽然我们不能直接参与救援,但是我们可以从情感上关心他们,让他们感觉到被关注,被关爱,不孤单,没有被遗弃。
为亡者念经也就是陪伴他们走过中阴,走过孤独和恐惧。
被关爱不仅是生理需求,也是心理需求。从小到大,每个人被关爱,被关心,才可以生存、成长、健康地生活。多么微小的友善,我们都可以感知到。
从长远来看,我们若真心替别人着想,首先要做到自律。不仅在别人遭灾的时候帮助别人,而切实地要在平日的生活中检讨、克制那些会给自他带来痛苦的身心行为,这样才能减少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冲突,使大家享有更和谐的生存空间。
只有整体的生存环境氛围祥和了,我们才会有更平等的发展机会,通过自己诚实的劳动去创造美好生活。
负面情绪会给自他带来痛苦。
烦恼是一种情绪、感受,而非心的本性。情绪是波动的。意识和情绪不是一回事,所以我们可以有意识地控制和调整负面情绪。
自律的第一步是觉察。留心观察自己身、语、意的活动,观察负面情绪是怎样发展起来的,它的破坏性,欺骗性何在。
我们每个人身上都会显现出负面的东西,对此保持敏感,警醒,是我们一辈子都要去做的事。负面情绪具有破坏力,它使我们失去对整体局面的判断力而愚蠢地陷入愤怒、嫉妒或惶恐中。在这种状态下,我们很难做出明智的决定和行动,很难照顾到自他的利益,甚至会使自己和他人处于危险的境地。
当你恼怒时,你一定要对治负面情绪,否则它会挤走其他情绪,使你的情感世界成为它的天下。
负面情绪会破坏我们内心的安宁。有些破坏是短暂的,有些破坏是持久的。而持久的破坏来源于我们对负面情绪的看法。比如恐惧。有时候该放下的就放下,不要对痛苦和感受执着。
人们常说凡事要想开一点。想开一点就是不强化对事件和情绪的负面认知,不在心里编故事夸大、加重感受。自律的一个重要方面是不让自己沉浸在对人对事的无益的想象中。
情绪具有传染性,当一个人情绪不好的时候,周围人都会受到影响,久而久之,大家就会形成一种惯常的氛围,可以是家庭氛围,可以是工作氛围,也可以是社会氛围。
负面情绪具有欺骗性,它让我们相信可以从中得到保护和满足。谩骂、傲慢恰恰暴露了一个人性格的不成熟和内涵的不丰富。 贪婪具有欺骗性,当我们更多的关注得到某种东西或实现某种状态,而不是这种东西、这种状态带给我们的满足和快乐时,我们就要小心,不要被贪婪牵着鼻子走。
负面情绪的存在直接意味着幸福感的缺失,没有自律,建立自己的幸福生活和建立大家的幸福生活,都不会有太大的效果。
自律的一个重要方面是不让自己沉浸在对人对事的无益的想象中。自律就是不要胡思乱想。
自律的动机是:替他人考虑,不伤害。
慈悲
幸福感源于内心的安宁,而仅仅克制负面情绪不足以建立强大的、平和的内心,我们还需要主动去培养正面、积极的心态和情感。
遇事克服内在的消极情绪,构建自己的精神家园。
美好善良的情感能化解苦难,净化人心,让我们的人格不断成熟完善,每个人都有善良的一面,我们要知道怎么能激发和培养给自他带来幸福感的品质。
布施是突破自我局限性的有效方法。布施不在于多少,而在于心诚。并不是所有人都愿意接受施舍。布施不局限于金钱,还可以贡献时间和精力给需要的人。
为人讲解佛法,使人受益就是法布施。劝人行善,在别人困难的时候给予安慰、鼓励,帮助他们树立积极的价值观、人生观,使他们成为更有爱心和责任感、人格更完整的人,这些都是法布施。
给予会让人感觉到丰足。
布施的目的是放下对自我的执着。
感悟:我有一份工作,我有吃的,有穿的,孩子乖巧,老公顾家,我自己身体还好。我应该无忧无虑地去生活,不羡慕不嫉妒,不自卑不自傲。去布施,去关注因果,慈悲众生。
乐观、知足是现代人很需要去培养的心态,否则,面对竞争的压力、各种各样的选择和诱惑,生活很容易便会失去平衡并笼罩在焦虑的阴影中。
调整心态并不容易,但我需要努力去做。
我们的困境,有时候是我们想象出来的,实际情况远没有那么糟糕。即使真的陷入困境,我们也要学会忍辱。忍辱就是忍耐,不畏艰难,并有勇气去克服。对一切不失去慈悲。
忍辱,是知道了事情的缘起、因果,坦然接受自己的处境。忍辱的勇气不来自于意志力,而是内心的柔软和开放。
在生活的打击下,不改内心的善良,不变的麻木。也就是忍辱。
忍辱让我们宽容,理性,融洽与人相处,建立友谊。
忍辱的另一层含义是容忍,让我们接纳不同,尊重分歧,承认世界的多样性。
佛法
佛在心中留,助我们解脱。
在修持佛法时,首先应当生起出离心。出离心是对六道当中所有的享受与安乐没有希求、贪恋之心,只有希求解脱之心。这非常重要,没有出离心,我们所做的善法功德不会成为解脱之因。
解脱才是自己这一生最重要也是最终的目标。然后,一步一步地修行,这样坚持下去,对世间的执著与贪恋就会慢慢减轻,最终得到解脱。
相反,如果一个人把财富、地位等当作自己的人生目标,不管你表面上修持什么法,解脱肯定是没有希望的。
感悟:我把奉献,博爱当作自己的人生目标。
菩提心,即期望众生离苦得乐,能够解脱。
出离心和菩提心,是佛弟子必修的。出离心,指不追求名利,事业,金钱,而追求解脱。慈悲心指除了期望自己解脱,也希望众生解脱。
如果没有精神层面的信仰,生活就很容易感到浮躁,空虚。真正的信仰能帮你排遣内心的负面情绪,让你的心平和安乐。
善护口业
对于万事万物,我们用清净心对待就好了。我们要谨慎地取舍因果,善护神、语、意三门。
信口开河、随意毁谤他人,都是有悖于个人修养,甚至是不道德的。
修行
我们遭遇的痛苦,困难只是过去行为的一个结果,没有理由责怪他人,也没有必要自责。你若能以积极的心态对待它,那么正在经历的痛苦不仅完结了一段旧的因果,而且还会成为一个新的善因,开启一连串正面的反应。所以,痛苦并不总是坏事。
当你做一件事,如果心量放大到要把所有众生的安乐都考虑进来时,你就能够坦然地承受所有的辛苦、磨难,因为你的心胸足够宽阔。
每个人的世界观都应该由自己去建立,盲目或被迫接受他人的观点都是对生命的不尊重,但是封闭内心、固守成见同样是对生命的不尊重。
我们在轮回里漂泊有多久,我们的迷惑就有多深。
追求觉悟的过程,就像在一个无边无际的迷宫里突围,没有佛法的指引,我们永远都将被困在里面,原地打转。
佛法不向你承诺安全感或确定性,事实上,它恰恰要打破你对安全的幻想。
一旦开始修行,就会发现我们对自己的所作所为是多么无知。无始以来养成的习惯让我们很不喜欢单纯地与自己相处。保持清醒与觉察是一件相当辛苦的事,因为它意味着在任何情况下,你都不评判、不希冀、不回避。可是,觉察还不止于此,你还要清清楚楚地看着自己是怎样试图寻找退路、出路却无果而终的。
自古以来,追求精神修养的人都需要具备一种品质,那就是忍辱。从修行的角度看,忍辱指遇到情况不急于做出反应,不急于逃避不安、寻找安慰,而是放慢整个事情的节奏,给自己留一点空间去观察和感受,让自己可以看清事情的原貌,而不是被冲动牵着鼻子走。这有时也被称为寡欲或甘于寂寞。
觉察会让我们养成不惧不迎的态度。回避会加剧恐惧。
我们不放弃不逃避。
放松
修行的第一要事是放松。放松下来,让自己的心与外界产生连结,不刻意追求任何状态或结果,只是安住。
放松下来,我们会更贴近本心。
我们很难体会到本心,是因为现实的习惯,都带着我们朝向相反的方向,我们趋利避害,一有不舒服,马上寻求安慰,不给自己留一点儿时间去体验和认知。反而更加脆弱。
“纵欲”,孤独,不安的时候就聚会,狂欢,饮酒,不感知,用其他方式对抗,结果使自己陷入新的痛苦之中。
如此循环往复,强化了恐惧。
烦恼多,是因为物质繁荣后内心执着的东西太多了。
内心空虚,是因为物质繁荣后频繁地更换逃避痛苦的方式,而产生不满足感、挫败感。
感悟: 世界上比我聪明,勤奋,努力的人太多了,但并不是都比我过的好,而我却忘记感念自己的福报。
人们对痛苦的对待:离苦得乐;痛并快乐着;不受干扰,但无法好好修行;拥抱痛苦,走向更广阔的天地。
全力以赴、苦心营建的生活原来是那样不可靠、不堪一击。生平第一次,她体悟到了出离心。
遭受伤害和痛苦,人们就会缩到一个核桃里,心量变得狭小。这只会使内心更加压抑和僵硬,不如把心打开,把自己暴露在痛苦中,让那种强烈的感受去瓦解根深蒂固的习惯,这时我们的出离心,慈悲心才会起作用。
感悟:妈妈因为奶奶去世家里的菜被三妈拿走而愤愤不平,觉得自己好傻,有些执念。我劝慰她,不要过分看重这些东西。
把自己看的太重
把自己看的太重,是我们另一个顽固的习惯。把好东西留给自己,担心失去,所以一辈子都在囤积,抓取,永不满足。
感悟:我的公婆就是这样的人,原来他们把自己看的很重啊!一直在获取,不停地囤积。
“我不要。”学会施舍,原来我们的一生都在失去。施舍让我们学会放下执着,让事情很快过去。
其实这一生我们也没有什么好失去的。
认知感受内外部世界很辛苦,需要勇气,而不是懒惰、固执地得到别人给你的二手世界。我们懒惰、固执地接纳二手世界,然后很容易养成急于判断,下结论的习惯,这让我们没有办法认清事物的全貌。
感悟:观察人群中大猩猩事件,告诉我们什么呢?我们自以为明察秋毫,结果我们只看见、听见我们想看见听见的事情。
用开放的心去听,去看,我们才能真正听到和看到。
有时候为了避免痛苦,我们要做一个没有常识的人,常识是从远古时候就产生的一种误解,观念。我们没办法纠正,规避。
有些修行人放弃了此生,不过“二手生活”,不躲在别人的经验里过日子。我们在思想上要承认自己的无知,不再固执己见。
自以为是,不仅隔离了我们与当下,还让我们更容易受伤害,也更容易伤害别人。
没有一个人不认为自己是“有理”的。
感悟:避免在很多场合患“自闭症”,只顾着自说自话,自以为是,当别人不苟同我们,我们便很受伤。
自卑也是一种自以为是。自卑与自负,阻碍我们与外界的交流,因为缺乏交流,我们孤单,孤立。
“认为自己是唯一的”会放大我们的感受。事实上,我们的情况比我们想象的要好。
痛苦是众生的经历,不是你个人的经历。所以,不要说这是“命运”与你作对。你的感受,也只是众生普遍的感受。
单纯地去感受痛苦,放掉对自己的担心,怜悯,评断。与外界建立交流,去感受晨风与春花。痛苦依然痛苦,但不至于那么窒息。此时你的心打开了。
拒绝与他人沟通,是因为我们觉得他人不会理解我们。排斥他人什么,其实也是反映我们内心排斥自己什么。如果你觉得别人不会理解你,说明你也根本不想去理解别人。真的吗?
我们只有不排斥别人才能接受自己。
出离,就是不执着,追求解脱。不看表面,只看内心。
菩提心
心怀温柔,向内观照,慈、悲、喜、舍都是从内心的温柔升起的。
觉察自己,就是与自己亲密地相处,一是诚实地觉察自己身、语、意的所有活动;而是柔和地对待自己。
向内观照,如实观察会让我们发现自己的冷漠、狭隘、混乱。
一个人对自己慈悲,才会对他人慈悲。
感悟:对自己的慈悲就是在开放的心态下怀着敬意看待自己,尊重自己的洞见,不否认自己的缺点,不认为自己一无是处而失去内心的尊严。即使面对自己的狭隘、自私、冷漠,依然不忘知足和感恩。我们不放弃自己,尊重自己的内心的感受,相信自己觉悟的潜力。我们如何对自己,就会如何对别人。
菩提心:以慈、悲、喜、舍四无量心为基础。
慈心:内心毫无偏见的友善之情。用真诚和善意看待众生。
友善意味着以温和的方式了解自己,带着幽默感去观察自己的傲慢、无知、冷酷、僵硬。对他人亦是如此。友善是无条件的。
谨慎取舍自己的行为,才能让自己快乐。真诚地观照内心,我们发现自己在不知不觉中伤害了自己和他人。
我们喜欢夸大负面的内心感受,因为我们不想把心打开,不想原谅某人,因为宽恕比心碎容易得多。
缺乏觉察,我们就不了解事物的真实状况,不了解自己的真实感受,而使自己处于不必要的伤痛、焦虑和混乱中。
我们说话、做事的方式也可能伤害别人,但是我们推说发心是好的而不在意,其实这也是我们没有敞开心扉,在内心深处并不想与人交流。
感悟:我老公就是这样。我也是一样,习惯性地封闭自己,排斥交流,然后有理由去漠视伤害别人。我很惭愧!
众生,只一个个能与我们情感相通相连联的具体的生命。
越亲近越难相处,越难友善,因为亲密的人之间往往有太多执著。我们心里会有许多的期望和要求,要求对方完全理解、欣赏、领受、符合我们的心意,不然便感觉失落、痛苦。束缚在这种心态当中,去爱就意味着准备去受伤害。越是关系亲近的人越容易闹别扭,比如父母与子女之间、爱人之间,都是真心实意地为对方好,可也常常因为这种满带着欲求的好而彼此受伤害。对亲近的人,我们并不缺少爱,而是缺少宽容和放松。
生活中遇到的每一个人都会令我们的人生有意义,但那些爱我们的人,让你我的人生不仅有意义而且美好。心怀感恩。不贪婪的拥有,遇见就是美好,
人心是相通的,如果我们护持着心中的善愿,其他人必定能感觉到它的温暖,尽管他们也许会不承认或不表现出来。当我们向他人表达善意时,如果不期待对方也同样做出善意的反应,我们就会更加轻松、投入。其实,内心越来越宽阔、坚强、温柔,这便是我们能得到的最好回报,也是我们自己快乐的源泉。
我能一点一点扩大自己的心量。
冷漠往往不是因为缺乏爱的能力,而是因为不相信自己敞开心胸的能力。
一个神智清明的人,在正常情况下是不会以害人为乐的,所以面对伤害过我们的人、与我们作对的人,让我们难堪、讨厌的人,我们可以去体念他的烦恼,检验自己的宽容和开放能力。
可恶之人是我们修行的良机。痛苦来源于我执,如果我们感到痛苦,就去检视自己。
“愿诸众生远离痛苦及痛苦因”,希望所有众生都远离痛苦,这就是悲心。悲心需要温柔和坚强。因悲悯自己而悲悯他人。
对自己最好的保护不是让别人痛苦,也不是让自己免受痛苦,这两者都只能使我们更加冷漠和孤立。
学着以开放的心胸去经历痛苦,我们将不再会疏离地看待其他众生的苦,而且对苦的根源会有更深刻的认识。
自己在经历痛苦时,努力保持住觉察,看到情绪的变化,看到自己的反应,看到脆弱、怨恨和惊慌,同时尽量把心敞开。
当我们看到苦难的景象,不要马上把头扭开,在自己能承受的范围内,去体验其中的痛苦,并尽己所能地伸出援手。这是我们学习如何生活的重要课程。
自他相换的修法:把痛苦、烦忧吸进自己心里,把喜乐、轻松释放出来。吸气和呼气过程中的观想可以非常具体。如果你的朋友不小心把手割破了,你可以尽量去观想他的伤口,去感受他的疼痛,然后通过绵长的吸气把那种痛感吸进来,呼气时观想给他送去止血贴、创伤药和止痛片。如果你知道对方最需要什么,或者什么东西最能令对方欢喜、放松,你就可以在呼气时观想送给他什么,一杯清茶,一段音乐,都可以。如果你不知道该送出什么,则设身处地想象一下自己在同样情境中会需要什么,然后把它送出去。
悲心的基础是平等。我们给予的是分享,不是施舍。被人怜悯的感受不好受。
谦卑到任人践踏也是不可取的。把自己放得太高或太低都无法实现顺利的沟通。慈悲是真心希望所有众生都得到安乐、远离痛苦,有时一味退让只会助长他人的侵略性和执著,却不能使他们快乐或免于痛苦。
慈悲心的训练让我们的气度逐渐开阔,平和之中带着喜乐。 喜乐针对自己是感恩,针对他人是随喜。
生出无所希求的欢喜,感恩自己的福报。这是平和的一种感受。观修暇满难得,对自己值遇的一切由衷地珍惜和感激。由于珍惜和感激,我们做任何事情都自然而然心怀恭敬。
为别人的成功、健康、善举、快乐等而高兴就是随喜。
嫉妒表面上是对别人不满,实际上反映的是对自己不满。我们在哪些方面意识到自己的不足,就会在哪些方面表现出对别人的嫉妒。
逐渐放下执着和不满,学会去随喜他人。修行人只因为内心足够开放,对一切都能欣然接受,他的所见往往超越了人我、亲疏、好恶,所以他能自然地平等对待众生,包容一切,毫无偏见,是为舍无量心。
舍心,是慈心和悲心的起点。舍心好比让所有想要参加聚会的人一起参加聚会,没有人被拒之门外。无量,指无边无际、无有穷尽。平等心中若没有慈悲、欢喜,就变成了冷漠和无动于衷。
修四无量心,先修舍心。
行菩提心
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
布施的精髓是舍弃贪执。破除自己的贪爱和执着。财务施,法布施,和无畏施。
持戒是在适当的时候做适当的事,其目的是不伤害包括自己在内的一切众生。
行为精准意味着我们须保持正念,不轻易对状况下评断、做反弹,这正是忍辱的要义。修行时内心始终是开放的。没有趋避,所以没有恐惧,也不会不耐烦。他的心太柔韧、开阔,可以无忧无惧地包容一切。修忍辱的行者就像大地,因为有承载万物的能力,才匍匐在万物的脚下。
如果这种求知需要一辈子,我们便一辈子欢欢喜喜地走在求知之路上,不因为旅途艰辛漫长、看不到终点也似乎没有终点而着急、沮丧,这就是精进。乐此不疲看自己的变化,自己的创造力。
禅定:能把握心念,舍弃散乱,不攀缘外境,有定力,安住,不离清醒的觉知。
智慧:般若空性超越文字,从感受上来说,它比较接近于内心的极度开放状态:清明、辽阔、不固执、不僵化、不拒绝、不期求、不留恋。一切皆有可能。
以开放、清明的心去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你将体会到无所不在的空性。
解脱之路上没有比上师更好的向导。
供养包括法供养、承事供养和财物供养,其中以修法的功德供养上师最为殊胜。
人们也常把供养分为身口意三门供养,指在行动、言语、思想上修持佛法,以此作为对上师的法供养,以及在行动、言语上对上师作承事供养,以意念随喜上师的功德。不论哪种形式的供养,都能帮助我们增进信心、减少我执。
五体投地的顶礼,一方面表示你决心放下傲慢和成见,把自己摆在最低的位置,坦然接受一切,不再担心摔跤和失去,另一方面也能积累巨大的福德资粮。
一个人会值遇怎样的上师,这既取决于个人的发心及与上师的因缘,又与同时代众生的共同业力相关。
就个人而言,没有宿世的福报,今生不可能值遇贤善的上师,而内心不清净,真佛现前也不会见其功德。
若自心清净,佛陀即使以普通人形象示现,你也能认出他是佛;若自心不清净,再好的上师你也看不出他的好。
佛以何种形象示现,这与众生的共业有关,而在你眼里上师是佛还是凡夫,则完全取决于你个人的福报和智慧。
此外,师徒之间是否心灵相契也很重要。 藏语中把拜师学法称为“喇嘛啦登巴”。“登巴”指依靠,心里坚信依靠上师必定解脱。
然而,不论身体离上师是远是近,只要内心保持与上师的默契沟通,理解、领悟、牢记他的教诲,在心灵深处感念他的功德和恩德,就能领受到上师源源不断的加持。这便是跟随上师修学佛法,依靠上师趣入解脱。
感悟:转移注意力,读书和经历。
把自己本来面目探个究竟。
自己本来傲慢生硬,心浮气躁,但一到上师跟前,就变得平静、柔和、喜乐。
对待上师:态度要谦逊温和,姿势要恭敬调柔,不可轻浮张扬、无所顾忌等。
他真诚的恭敬心有巨大功德,所以我非常赞叹随喜他。
每个人的性格不同,与上师的缘分不同,见到上师也会有不同反应:有人放松,有人拘谨,有人鲁直,有人细腻。
有句话说:“千江有水千江月。”上师心若是空中圆月,各人心中的江河愈平静清澈,映出的月影就愈皎洁圆满,污物漂浮、波浪汹涌的江面倒映出的月影必是染污零乱的,所以宝月一轮当空,江月各自不同。
很多时候,为了护持他人的善心、善念,成全他人的善行,不仅我们自己的意见、方式可以放弃,甚至我们所做的“善事”或“正确的这件事”本身也可以放弃。我们不必坚持事情一定要做到完美。如果参与者都能够通过共事减轻烦恼、增加法喜和道心,就是完满了。
我们听从上师的教导,开始闻思佛法。佛教经典的文学之美、逻辑之美、思维之美,各种理论、概念、公案让你振奋赞叹,但这一切如果没有融入你的心相续转化成你个人的领悟,对你来说就只是一堆知识。
“闻法是为解脱,不为积累、卖弄学问。”
“你只是精通词句而并未彻底证悟。”
佛法强调闻思修并举。闻思的同时,我们要修法,要用亲身体验去印证佛法的教义。
在修行开始很长一段时间里,大部分人都会感觉很糟糕。以前因为散乱,我们根本察觉不到自己有多么浮躁、僵硬,而通过心的训练,我们也许是此生以来第一次看到了自己的混乱。这让很多人感到难堪甚至无法接受,但这是修行的必经之路,如果不能面对自己的混乱,定力将无从谈起。
经论中说:修行之初,我们的心像高山上飞流而下的瀑布,喧闹杂乱;一段时间后,心变得像平原上流淌的河,不再水花四溅、势不可挡;再后来,心像大海,远看平静如镜,走到跟前还是会发现海面起伏的浪花;最后,心像高山,坚毅沉静、岿然不动。
“平常心是道。”
修行次第而行,就像吃饭睡觉那样简单。而佛法的传承只有一条途径,那就是以心传心。
当你放下成见、伪装和打算,不再牵挂、焦虑和希求,你的心才真正敞开。
修行的人,要像渡船那样被人呼来唤去而毫不厌倦,或像铁匠铺里的铁砧被冷的热的轮流打击而真心不改。
世间万物相互联系,我们如果能对一个人完全敞开心扉,就能对整个生活开放;如果在任何情况下都能与一个人沟通,就能和整个世界沟通。
学习以开放、柔韧的心待人处事,我们将习惯于欣赏和尊敬周围的每一个人,就像多年以来欣赏和尊敬我们的上师,那份开阔而谦卑的心,来自上师。
从扭捏作态、浮想联翩,到落到实处修行,上师不露痕迹地帮助我们调整心态。随着修行的不断长进,我们与上师的情义更加深厚温馨。面对上师,我们既有对佛陀的恭敬,也有对另一个生命的发乎真情的关爱。
当我们逐渐敞开心扉,学会恭敬而亲密地对待周围的一切,与己、与人、与世界不再频发冲突,我们会明白这份单纯和坦白都是上师手把手教会我们的。
修行的法王做人
这期间法王没有抱怨、批评过任何人,也没有同任何人争论、辩解,只是坚定地做理所当为之事。对谁都彬彬有礼,极其柔和,那不只是礼节上的周到,而是发自内心、不伤人、不伤物的一种悲悯情怀。
在法王面前,无论怎样卑微的人也会觉得自己的可贵,无论怎样失意的人也会觉得脚下原没有绝路。
法王凡事心里明白,知道他人的过错,但凡不严重、能带过的,都不会说破,人人都有羞耻心,他是什么都能包容。有时对弟子旁敲侧击一下,过后他都似乎会于心不忍,恐怕话说重了伤到人心,总要格外慈爱地安抚一番。
幼年失怙的悲戚经历反而让他的内心更加宽厚仁慈,更加渴望给他人保护和帮助。他把自己当成一座无所不有的宝库,别人需要什么尽管拿去,取之不竭,用之不尽。做人就做到这样有气势!
学佛应该先学做人。人品是修行的基础,没有基础,修行便像在空中盖楼,不牢靠。好人的根本归结起来就是一点:心地善良。
佛教的修行者选择开放,把一颗柔软的心完全向外界开放,春日春风也好,冰刀霜剑也无妨。
善良的人没有伤害心,他(她)总会尽力避免给其他众生造成痛苦。所谓不伤人,不伤物,往宽泛里讲,是不给其他众生制造困惑、烦恼。一句话,如果会让他人心生烦恼,宁肯不说;一个行为,如果会让他人陷入困惑,宁肯不做。
善良其次是对所有众生怀一颗慈悲之心,希望他们离苦得乐。看见别人做坏事、走霉运、受苦,绝不会袖手旁观、幸灾乐祸,而是尽力去阻止、去帮忙,并真心希望情况好起来。
善良和正直总是相提并论。善良的人不一定聪明能干,但肯定正直。他们也许看上去有点笨拙,不会讨巧卖乖,可是他们心口如一,当面背后都一样恭敬上师、道友,从不违背上师的教言。
一双妙目却是浑浊多了。贫穷、劳累、家庭、儿女,让曾经美丽轻灵的少女变成如今老态龙钟的模样。
他的慈悲、博学、幽默、自在,他的一切,像一股活泼的温泉水充盈、温暖着我的心。
每一段清净无染的师徒传承都源于殊胜无比的累世因缘。
他们懂得尊重知识,尊重有学问之人,并且真心实意地欣赏赞叹别人的成就。他们思想单纯,少欲知足,物质上只求温饱,却热爱精神修持,一生最大的愿望就是解脱,一切众生都能解脱。
解脱,即远离轮回的烦恼痛苦,关键在于谨慎取舍因果。取舍、因果,并不抽象。我们日常的行住坐卧、言谈举动无不是因果,无不在取舍。
所谓正知正见,是指能帮助我们了断痛苦烦恼的知识、见地。依这种见地,我们将调整自己对世界、人生的态度和为人处世的方式,从狭隘、僵硬、矛盾重重到宽阔、温柔、和谐圆融,从不伤害自己、他人及一切众生,到帮助、利乐一切众生,从痛苦到安乐,从轮回到解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