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想法读书
读《俗世奇人》品世间百态!

读《俗世奇人》品世间百态!

作者: 梅嫣 | 来源:发表于2019-04-29 14:29 被阅读0次

这几天估计是由于生理期的原因吧,干什么都没精神,而且莫名其妙的发个小火,首先遭殃的是我的先生薛某,横看竖看就是不顺眼。整个人快要崩溃了!

昨天偶然瞧见班里的图书柜里躺着一本冯骥才的《俗世奇人》。心想翻开看看吧!不看不知道,一看心一惊,书中讲的每一个短故事太有意思了。于是乎一口气读完了整本书。

读《俗世奇人》品世间百态!

01

不俗之人冯骥才

说实话,在没看《俗世奇人》这本书之前,我对冯骥才这个人还是零认识,零了解的。只是在教学《珍珠鸟》时在PPT里简单的给学生介绍了作者简介,其他的一概不知。

可以说读完这本书才勾起了我极度想认识冯老的意愿。于是乎,打开百度百科重新认识了冯骥才。也就是说,通过他的作品,我爱上了冯老。

冯骥才,1942年生于天津,浙江宁波人。中国当代作家、画家、文化学者和教授。

代表作《啊!》、《雕花烟斗》、《高女人和她的矮丈夫》、《神鞭》、《三寸金莲》、《珍珠鸟》、《一百个人的十年》、《俗世奇人》、《激流中》、《漩涡里》等。

冯老说:“我人生接过的最后一件大事是教育。我不喜欢在象牙塔里坐而论道,不喜欢制造高不可攀。“

确实,他写的每个故事都是那么的接地气,从平凡的人物中捕捉人生的道理,令读者在读罢故事后欣然一笑且深思顿悟。

2

自立规矩不能改,坚持原则的苏七块

读《俗世奇人》品世间百态!

此书开篇故事的主人公是苏大夫苏金散,他深深地勾起了我读这本书的欲望。他是当地有名的治疗跌打损伤的大夫,尤其高明的是给断了骨头的人接骨时,患者没有丝毫疼痛。

作者是这样描写的:”他呢?手指一触,隔皮戳肉,里头怎么回事,立时心明眼亮。忽然双手赛一对白鸟,上下翻飞,疾如闪电,只听“咔嚓咔嚓”,不等病人觉疼,骨头就接上了。“

这段描写给读者呈现了一个医术高明的医生高超的技艺,而且不乏语言幽默,可读性极强!

故事还在发展,冯骥才写道:人有了能耐,脾气准各色。

苏大夫名气大了,脾气也古怪了。所以给来慕名看病的人立了一规矩,凡来瞧病,无论贫富,必须先拿七块银元码在桌子上,他才肯瞧病。否则觉不搭理。

看到这里,我以为又是一个高傲自大没有医德的人物。

我们生活当中这样的例子太多了。三月份,我领着孩子到某医院给娃娃治病,半夜排队,慕名挂了专家的号。听说儿科主任是市里最好的儿科大夫。只要让她瞧一眼,保准孩子的病能看好,且不用吃一大堆的抗生素。

终于等到叫号。她身穿一身白大褂,手指敲击着键盘,五十开外,红唇皓齿,短发给人感觉就是一个干练的女大夫。张口说话,声音打胸腔里出来,带着丹田气。

大夫:”孩子怎么了?

我:“感冒发烧,39度,大夫是不是病毒感染?”

大夫:“说重点,我问你答!”

我愕然,吓得再不敢多说一句。

她拿起听诊器,前后胸听罢,然后看了孩子的嗓子。头也不抬的说:“支气管肺炎,住院治疗。出去吧!“

整个诊断过程三分钟不到,我排了三个小时的队结果三分钟就把病看完了。我还想咨询几句,大夫一副不耐烦的摆手让我出去。

确实,人有了能耐,脾气准各色。

3

故事转折,令人深思

读《俗世奇人》品世间百态!

苏七块把自己的规矩进行到底。

一日,苏七块正在打牌,三轮车张四摔断了胳膊,但交不起看病钱。能耐的苏七块坚持自己看病的规矩,说什么也不给看。牙医华大夫出名的心善,给了张四七块大洋。

苏大夫左拉又推,还没等张四反应过来就把骨头接上了。完事还免费送了张四止疼药。

故事就是这样转折的。苏大夫送走其他的牌友后,唯独留了华大夫,并且把七块大洋放在对方的手心。意味深长的说:您别以为我这人心地不善,只是我立的这规矩不能改!

原来故事的结局是这样的。

这个故事的人物转折是神转折,他让我想到,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如果苏大夫不遵守自己立的规矩,那么其他人也会无视。家品鉴

李福清说:冯骥才是一位极有天赋和人气的小说家。

而我说,他不仅有才,而且还幽默。我想生活中他肯定也是一位诙谐有趣的人吧,不然怎么会写出如此可爱的文章呢?

《俗世奇人》中“死鸟”“刘道元活出殡”就是一个个幽默的故事,发人深省的哲理故事。

总之,碎碎念了这么多,就是想推荐给朋友们读读这本书,读完后保准你浮躁的心会沉静下来。

5

好句鉴赏

      他人长得赛条江鲫,骨细如鱼刺,肉嫩如鱼肚,不是赚钱发财的长相,倒是舞文弄墨的材料。

人一生下来的长相确实有时决定着自己命运的走势。但不变的真理是,不管命运安排如何,定不辜负自己的人生。做有意义的事情就好!

    冯五爷身穿藏蓝暗花大褂,胸前晃着一条纯金表链,中印分头,满头抹油,地道的老板打扮。

    一个油腻的富商形象跃然纸上,我们有何理由不爱冯骥才的文章呢?

      他记不住牙,不是毛病,因为他不记人,只记牙;治牙的,把全部心思都使在牙上,医术还能不高?

的确,术业有专攻,只要用心,不难成功!

      此君脸窄身薄,皮黄肉干,胳膊大腿又细又长,远瞧赛几根竹竿子上晾着一张豆皮。

亲爱的朋友们,您看到这样的描写觉得好玩吗?觉得有意思就读读此书吧!

(所有图片来自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相关文章

  • 读《俗世奇人》品世间百态!

    这几天估计是由于生理期的原因吧,干什么都没精神,而且莫名其妙的发个小火,首先遭殃的是我的先生薛某,横看竖看就是不顺...

  • 读俗世奇人故事,品冯氏语言风格

    读俗世奇人故事,品冯氏语言风格 《俗世奇人全本》是冯骥才先生的力作。 彼时的天津卫是一个奇地,奇地出奇人。冯骥才先...

  • 舒琪凯《读后感》

    要面子与忠实 ——读《俗世奇人》 有感 读了《俗世奇人》我对那只狗黑...

  • 舒琪凯《读后感》

    口才与做买卖 ——读第一本《俗世奇人》有感 读了《俗世奇人》杨巴的口才和做...

  • 什么叫真正的高手?

    什么叫真正的高手? ——读《俗世奇人》有感...

  • 读《俗世奇人》,品生活滋味

    一直想看冯骥才先生的《俗世奇人》,从年前拿到下册课本,读了13课《刷子李》,这种愿望愈发强烈。网购到家,迫...

  • 读《俗世奇人》

    有地域、时代特征的天津卫民国时代码头市井人物。人物的性格特点刻画入木三分,当之写人物典范,可以拿来学习模仿。 对那...

  • 读《俗世奇人》

    文/明日之月 今年看完的第18本书《俗世奇人》,作者冯骥才,浙江宁波人,生于天津。 天津卫也就是现在的天津。天津卫...

  • 读《俗世奇人》

    知道这本书后,一直想读,谁知一丢竟好几年,今日来读,感觉很享受。 儿时读的画册也不少,好像只记住了《燕子李三》和江...

  • 读《俗世奇人》

    五一假期,不能出门,翻翻家里的书,基本上都翻过了,没有什么兴趣。和朋友聊天,看她的桌上有本冯骥才的书,让她送给我看...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俗世奇人》品世间百态!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zzyyn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