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假期,不能出门,翻翻家里的书,基本上都翻过了,没有什么兴趣。和朋友聊天,看她的桌上有本冯骥才的书,让她送给我看看。
冯骥才的作品其实看的不多,这本《俗世奇人》我就没读过。
全书是以作者生活过的天津卫为背景,每一个小故事都是一个民间能人,都有着一项过人的生存技能。故事里的每一个人物都栩栩如生,跃然于纸上,让人不一口气读完,便欲罢不能。书中描写了清末明初天津的市井生活,展现了特定时代天津的风土人情。
因为工作在天津呆过2年,书中天津人的语言、腔调以及生活习俗的描写,很是有种熟悉的感觉。“嘛呢"“好赛”,有着天津语言特有的韵味。估衣街,古玩市场,我在天津时也会偶尔闲逛的地方,故事里的年代里这些地方就是热闹非凡,人来熙往,虽是时空相距甚远,场景却是如故。
冯骥才的作品很有相声的艺术特色,幽默风趣。天津人的个性和地域特点孕育了津味相声文化,如《刷子李》中对相声艺术“抖包袱儿"运用,“刷子李手指捏着裤子轻轻一提,那白点即刻没了,再一松手,白点又出现,奇了!他凑上脸用神再瞧,看上去就跟粉浆落上去的白点一模一样!"让人很是惊奇,忍俊不禁。
很多作品,书籍里所展现的场景都是作者生活经历过的地方,或者说从很多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不同区域的作者所展现不同的区域生活形态和风情,可以看到作者生活过的痕迹。
贾平凹的小说《秦腔》,内容涉及其家乡的故事,贾平凹称“我要以它为故乡竖一块碑”。同为陕北作家路遥的《平凡的世界》。
果然是所有作品来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