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 中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 他承屈原《离骚》之遗风, 并将浪漫主义诗歌推向了顶峰, 与杜甫双峰并峙, 辉耀千秋。他的诗歌, 立意高远, 热情奔放, 想象丰富, 神与物游。他的诗歌充满着“天生我才必有用”的自信和“欲上青天揽明月”的烂漫精神。他诗歌中那浓烈的浪漫气质, 成为盛唐诗的主要特征, 被称为“盛唐之音”。
诗人将儒家的理想主义与道家的自由精神, 儒家的求实精神与道家的浪漫思想, 儒家的兼善天下与道家的个性解放, 儒家的积极入世与道家的功成身退融为一体, 又兼收佛教、纵横、任侠、兵、杂等百家思想, 熔铸成一个以儒道为核心, 并向四方辐射的开放型的思想体系。李白的浪漫主义在文学上独树一帜, 成为浪漫主义文学的最高峰。它是百家的熔合, 是理想主义与自由精神的组合。
有人说李白只属于天上人, 称其为“谪仙人”。这话只对了一半。他的诗歌虽说是“天仙语”, 但这天仙般的诗句却是以社会现实为蓝图, 以儒、道二气融合的基石构建起来的。以下将从儒、道对李白思想的影响, 及其思想重心的不断变化等方面进行探寻。
人们对待人生有两种态度, 一是用世, 一是避世。诗人李白浪漫主义的独特之处在于以两种态度的融合作为其思想的核心。当他为政治理想奋斗时, 常用曹操的“老骥伏枥”的精神来激励自己:“烈士击玉壶, 壮心惜暮年。三杯伏剑舞秋月, 忽然高咏涕泗涟。” (《玉壶吟》) 当李白政治上受打击, 理想和事业无法实现时, 他又有避世之思想, 表现就是求仙学道、饮酒行乐。
在李白的思想中, 儒、道不可分, 二者完全地交融在一起形成了他独特的思想面貌, 分不出彼此。李白的思想即有它稳定性的一面, 又有变动着的一面, 随着环境的改变, 时间的发展, 在时刻转移着、变动着。我们可以把李白的思想看作一个多面的、发展的动态系统。李白的心灵中游荡着种种矛盾, 其中的冲突斗争相当激烈。如儒家积极进取与道家退隐的矛盾, 儒家热衷功名与道家超然尘外的矛盾, 儒家因循守旧、思想保守封闭与百家融会通贯、豁达风度的矛盾等等。这种种冲突矛盾构成他思想的复杂、多变, 也使他诗歌情感跌宕起伏, 大开大合, 既具有强烈的时代特色, 又具有鲜明的个性色彩。
不同阶段, 李白的思想重点也不相同。开元盛世至天宝初期, 作者思想中的儒家用世思想, 成为要求建功立业、追求理想的动力, 而道家出世的思想此时还很弱小, 影响力不大, 表现为自我价值的迫切实现, 诗人全身充满着锐气, 并调动一切手段, 如王霸之道、纵横之术、任侠交游、隐居求道, 以达到目的。此时他的思想以入世为主, 而道家的高韬出世思想为次。天宝三年赐金放还后, 李白对政治的腐朽、社会的黑暗有了清醒地认识, 道家思想逐步成长。此时, 他的道家出世思想与任侠精神结合, 更加的豁达豪放、挣去束缚、冲决世俗礼法、破坏旧秩序、放浪不羁。道家思想站在了儒家思想之上。直至发展到诗人晚年, 佛教思想抬头, 空无寂灭, 寄希望于来世。
李白的思想, 研究者们历来有不同的看法与评价。我们应以辨证的观点看待李白的思想。他集游侠、诗人、纵横家、羽客、名士于一身的多重身份与广泛接触士工农商、三教九流的复杂的生活阅历, 使他眼界开阔, 思想解放, 冲破了儒家正统思想束缚, 不拘一格地汲取百家之长, 据为己用, 在他身上有儒家的热情进取、积极向上, 道家的超旷脱俗, 侠士的仗义乐助, 释家的颖悟空灵, 纵横家的胆魄, 兵家的机敏奇诡, 屈子的执著, 神仙家的浪漫, 魏晋名士的风流等。他以理想追求为主体, 以自由思想为本位, 兼收并蓄百家, 形成其独特的浪漫主义风格, 在文学史上散发着瑰丽夺目的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