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史阅世若干年,多少领悟到了一点心得。作为钟情于二战史,抗战史及民国军事史的笔者, 我的祖父也是“黄埔十四期一总队...[作者空间]
每当我们谈及黄埔生时,首先需要特别明确一下在黄埔军校中”学生“与”学员“的概念。虽仅一字之差,但其区别还是很大的。...[作者空间]
1939年初,本校迁至成都后,铜梁县仍作为一个教学点存在并直至1941年底。而中央军校在成都的校址即为原中央军校成...[作者空间]
位于重庆西北的“安居古镇”始建于隋朝,距今已有1,500年的历史,该地早在四千年前即有人类居住。其所在的铜梁县,则...[作者空间]
抗战时期,作为衔接粤汉、湘桂钱路通向西南大后方惟一通道的“川湘公路”(笔者注:今国道319线)始建于1935年初,...[作者空间]
1938年初,“淞沪会战”及“南京保卫战”已经结束。日军集中了大量优势兵力于华东及华北,企图一鼓作气将国民政府赶向...[作者空间]
如何能在较短的时间内从平头百姓迅速蜕变成一名军事技术过硬且素养优秀的黄埔生?----在这里,军校可以给你答案。 在...[作者空间]
1937年(民国二十六年) 冬 武汉分校 黄埔十四期的甲级生们刚刚入学,便将面临一次不小的考验。 新生报到伊始,一...[作者空间]
1937年(民国二十六年) 秋 湖北武昌右旗 “怒潮澎湃,党旗飞舞,这是革命的黄埔。 主义须贯彻,纪律莫放松,预备...[作者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