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多没写点什么了,工作太忙。忙字怎么写?心亡…… 直到一口气看完鬼脚七的《人生必经之路》,我觉得,可以放下一切借...[作者空间]
大约用了一年的时间,陆陆续续,才看完了《左传》。 用时这么长,有几个原因,一是三个版本同时看,《春...[作者空间]
2018年春节放假期间,借助清康熙版《济宁州志》和其它有关文献,我花了几天的时间,进行了大胆设想和小心求证...[作者空间]
(本文写于2014年9月12日,是作者在看了电影《归来》及小说《陆犯焉识》后的感受,当时虽投往某大报,然未被...[作者空间]
在鲁西南的农村,对于体弱多病的老年人来说,寒冷的冬季往往是一道坎。提到某人的病情,大家往往用一句“唉!可能...[作者空间]
黄帝及后来的尧舜禹及夏初时期,华夏民族的都城在哪里?这是一个至今未解的难题。 1899年甲骨文的发...[作者空间]
畅游榕城,孝波兄陪同。登临鼓山,他忽然发问:孔子为什么要去齐国闻韶乐? 这一问,把我给问楞了。是啊...[作者空间]
这是出自《论语·泰伯》中的一句话。之所以不加句读,是因为存在太多争议。 一说,“民可使由之,不可使...[作者空间]
最近几年,眼见得媒体一会儿热炒“修昔底德陷阱”,一会儿热炒“中等收入陷阱”,诸如此类。忍耐再三,不得不一吐...[作者空间]
【摘要】追本溯源、怀宗念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典型特征之一。本文是作者二十余年关注本村宗族问题的阶段性研究成果...[作者空间]
1、《诗经全译》部分,袁俞荌译诗,唐莫尧注释,贵州人民出版社,1981年6月第1版 2、《白话左传》,杨伯峻、徐提...[作者空间]
余光中先生的《乡愁》,大家肯定都耳熟能详。 小时候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我在这头...[作者空间]
以前看《论语》,总是囫囵吞枣,不求甚解。近期开始重读,恰好手头有钱穆《论语新解》及南怀瑾《论语别裁》,对照...[作者空间]
本来今天应该接着写第二本的读后感,但不知怎么,一动笔竟然写成了第四本的。这也许就是所谓“近因效应”吧。 ...[作者空间]
昨天是英国前王妃戴安娜的忌日,不但纪念活动在互联网上有,某全国性电视台也来凑热闹,有一个栏目还专门就这个话...[作者空间]
现在说起“主人翁”,主要是讲树立“主人翁意识”,即提倡大家要把工作或公事当成自己的事来完成。 “主...[作者空间]
《人民日报》7月11日发表了一篇署名文章,作者写到,自己中学毕业以后,曾在一个农场工作了五年。一次,场里推...[作者空间]
在经过多年历练,事业有成之后,我的朋友诗人孝波兄开始安下心来重读《史记》。他在微信里对我感慨:“看过今人...[作者空间]
《我们的中国》第三本是《大地文章——行走与阅读》,笔墨着重于三个部分,一是以太行八陉为例谈中国山水;二是谈上党...[作者空间]
《我们的中国》第二本是《周行天下——从孔子到秦皇汉武》,笔墨着重于三个部分,一是沿着孔子周游列国的足迹重走...[作者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