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传习录
专题列表页
传习录

王阳明《知行合一》

  • 58
    2019-01-03
  • 心学·12无善无恶是心之体,有善有恶是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诽谤是从身外来的,即便是圣人又如何能避免得了...[作者空间]

  • 37
    2018-12-23
  • 心学·11若你有官司事务,就从官司事务上学习,这才是真正的格物。例如审理一案件,不能因人应对无理,起了怒心;不能因人言辞圆滑...[作者空间]

  • 2
    2018-12-20
  • 心学·10人就是天地的心,天地万物本与我为一体,百姓所遭受的困苦与茶毒,哪一件不是自己的切肤之痛?不知道自身痛苦的人,便是没...[作者空间]

  • 3
    2018-12-18
  • 心学·9君子求学是为了提高自己,从不忧虑别人欺骗自己,只是永远不欺骗自己的良知罢了。不担忧别人对自己不诚信,只是永远相信自...[作者空间]

  • 8
    2018-12-16
  • 心学·8不思善恶,而保持心中的良知清净自在,这就是自私自利,刻意追求之心。所以有不思善,不思恶中用致知的功夫,就已经涉及思...[作者空间]

  • 9
    2018-12-09
  • 心学·7在良知良能上,愚夫愚妇和圣人是相同的。但是只有圣人能致良知,愚夫愚妇却不能,这是他们差别之所在。具体内容随时代而变...[作者空间]

  • 26
    2018-12-07
  • 心学·6专门在涵养内心上用功的人,每天都能看到自己的不足;专门在知识见解上用功的人,每天都觉得自己懂得越来越多。每天能看见...[作者空间]

  • 19
    2018-12-03
  • 心学·5身体的主宰是心,心的灵明是知,知的生发作用是意,意所指的对象是物。 只要时常存养本心就是在学习。过去和未来的事,思...[作者空间]

  • 8
    2018-11-29
  • 心学 • 4教人做学问不可以偏向一端。刚开始学习的时候心猿意马,心神不定,所思所想的大多是私欲方面的事。因此应该先教他静坐,坐...[作者空间]

  • 35
    2018-11-28
  • 心学·3为学必须有个本源,必须从本源上用功,才会逐渐有所进步。仙家关于婴儿的论述,也是一个好的比喻。婴儿在母亲腹中时,只是...[作者空间]

  • 30
    2018-11-28
  • 心学·2与朋友相处,务必要谦恭相待,那么就会彼此得益。如果互相攀比,只会都贬损。 静守时觉得自己的想法很好,但一遇到事情,...[作者空间]

  • 6
    2018-11-21
  • 设计管理 · 心学 · 1比如侍奉父亲,不能从父亲身上寻求孝顺的道理;侍奉君主,不能从君主身上寻求忠诚的道理;结交朋友,治理臣民,不能从朋友...[作者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