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父辈的回忆
专题列表页
父辈的回忆

46年出生老父亲所记录的平生经历,家庭的一笔宝贵财富。

  • 0
    2020-05-03
  • 说说家家,在我的脑子里是十分重要的。家是国的组成细胞,家是一个人一辈子生活的单元,家是人生的港湾。一个人不能没有家。 我...[作者空间]

  • 0
    2020-04-30
  • 说说那些年的票证自一九六〇年起,由于生活物资匮乏,买什么都要票证。 粮票:买粮食、进餐馆吃面、吃饭必须给粮票。粮票是各种各样的,分...[作者空间]

  • 0
    2020-04-29
  • 说说“大食堂”1959年,全国实行“人民公社”制,土地全部收归集体,由生产队组织集体生产。生产队集体开伙食,称之为“大食堂”。 ...[作者空间]

  • 0
    2020-04-28
  • 上大学1965年8月的一天,我正在参加生产队的劳动,帮助家里挣工分。忽然有一位高中同学通知我到通江中学去拿大学录取通知书...[作者空间]

  • 0
    2020-04-27
  • 我的父亲我的父亲是一个农民。 我的父亲是一个勤劳的农民。 在我刚有记忆的时候,我们家分了大约20亩土地,一年到头大春小春,...[作者空间]

  • 0
    2020-04-26
  • 学游泳 & 救人小时候,我是很怕水的。 有一天早上,和几个小伙伴去放牛,不知不觉跑到了东郡坝水库的大坝上。当时看见水库里有一张很大...[作者空间]

  • 0
    2020-04-25
  • 理发 & 自制"胡琴"理发 在高中时期,我的家庭除了供应我吃的粮食外,再也没有能力给予金钱上的支持。 那时我学了一门手艺—理发。给同学们...[作者空间]

  • 0
    2020-04-24
  • 学校的劳动读初中那几年,要参加很多劳动。学校在杜家坪修建新的高中部。建修用的所有材料几乎全靠我们背。 每个学生都要从家里带一...[作者空间]

  • 0
    2020-04-23
  • 饿肚子眼冒金星上中学了,大家都住校。即便是家在县城的同学也都住在学校。 学校有伙食团,厨房很大。学校的礼堂就是饭厅。 学生、老师...[作者空间]

  • 0
    2020-04-22
  • 考中学一九五九年秋,高小毕业了。 考初中要进通江县城去考。我们在**中心小学集中,大约有二十几个同学,每个人要背上一斤米...[作者空间]

  • 0
    2020-04-21
  • 杜家老院子杜家老院子,是一个背山面水,坐北朝南的一个较大的三合院。院内有两进用石板砌成的院坝,前面有一堵土墙用作“雍壁”。雍...[作者空间]

  • 0
    2020-04-20
  • 自己煮饭洗衣服读高小的最后一年是住学。 住校的所有男生都在一间木楼房里。在楼板上铺有稻草。自己带上席子和被盖就行了。 学校没有伙...[作者空间]

  • 0
    2020-04-19
  • 掏老鸹(gua,四川土话音wa, 即乌鸦)窝一九五六年,我十岁了。下半年我考入了**乡中心小学上高小。 学校是由“关帝庙”改的,庙子的大殿里还有很多泥塑的菩萨...[作者空间]

  • 0
    2020-04-18
  • 我的启蒙老师从发蒙上学到李家院子读书,老师都是我的幺爹,名少保,字鹏。他是我爷爷的学生, 爷爷是当地有名的私塾先生,乡邻中很多...[作者空间]

  • 0
    2020-04-17
  • 打狗棒在罗家梁上学的时候,要过一个姓何的院子,他们家养了五只狗,而且都很凶,经常追着我们咬。有一次,有个叫安宁的同学就被...[作者空间]

  • 0
    2020-04-16
  • 烘笼由于冬天天气冷,我每年脚上都会生“冻疮”,又痒又痛,难受极了。而且一般都要到第二年夏天才会慢慢好起来。 为了防冻,...[作者空间]

  • 0
    2020-04-15
  • 玩凌桩那时候的冬天很冷。 水田里会结很厚的冰,尤其是背阴(阳光照射少)的地方有2—3寸厚,有水田会结冰到底。我们常常会在...[作者空间]

  • 0
    2020-04-14
  • 自制皮影戏我们村里有一个皮影戏班子。 在寄住大姐家的那两年,他们院子里有一个魁哥和斗哥。他们用一些硬纸壳自制皮影。记得有什么...[作者空间]

  • 0
    2020-04-13
  • 发蒙上学6岁了,上学了。 学堂开初是在大木树庙子里,后来搬到何*川的院子,把他们的堂屋作教室,大约有十多个学生。老师是我的...[作者空间]

  • 0
    2020-04-12
  • 扭秧歌我们生产队有一个秧歌队。由十来个年青人组成。 在收获时节或逢年过节的时候,秧歌队就要敲锣打鼓,家门家户地去扭秧歌。...[作者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