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在革命》芭芭拉 安吉丽思 著
梭罗:我们只有在迷失之后才会开始理解自己
一本关于内心成长的书
曾经读过作者的《活在当下》对于自我的概念有了新的启发,于是找来了这本也同样很畅销的书籍来阅读,作为一名作家,同时也是专注于个人成长的心灵导师,芭芭拉曾经上过很多美国有名的电视节目,还曾一度做了很多专题都创下过极高的收视率。
在生活中我们面临很多选择,而选择之后似乎人生道路的轨迹和之前预想的大有不同,我们离自己渴望的目标越来越远,身处的生活与自己想要过的日子大不相同。
“不是期待的”似乎才是生活的常态,似乎一切都没有按照自己的想法运行,生活本身就是一个难解的大问题,内心的恐惧,焦虑不断的涌现出来,即使刚刚做了一件自己觉得很开心的事情,可是过了不久,痛苦和悲伤又占据了内心意识的主导,总是不快乐,不舒服。
情感,工作,友情,健康一切都处在不稳定的状态之中,即使事业有成,家庭幸福,但总还是觉得内心缺了一块,那是外部再充实的物质都无法填补的空白。
总有一种不对劲的感觉充斥在内心的某个角落,对未来的不安,对现在的焦虑,总有事情与自己预想的不同。
内心永远有没完没了的斗争和纠结,其实所谓的波折和难关有可能就是转机的伪装,当我们看破事物表象去接近本质的时候,就会发现生活其实一直在朝着我们预想的方向走,只不过呈现的形式不同罢了。
没有困难就没有前行的动力
成长就是学会如何面对我们所不期盼的遇见,如何应对内心对抗的事情,挺过那些从来没有想过会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事情。
走出那些旋涡和困境,就会发现,自己想要的就在眼前。
努力是我们可以控制的,但是困难和挫折却是我们不能控制的,面对意料之外的事情会感到不安和焦虑,人都是趋利避害的,谁都想一帆风顺的获得成功,但是生活却永远不会有顺利的时候。
失去一直伴随着我们的生活和工作,但同时因为这些失去,我们也得到了很多,在面对问题的时候其实这就是一个提示,提示我们需要进行改变了,改变想法,改变行为,改变态度等等,总之我们以为的正确或许已经出了问题,而挫折就是提示。
有了想法就立即行动,因为警钟已经敲响,拿出面对的勇气而不是选择逃避和伪装自己一切都好,但是行动不能盲目的开始,需要智慧的指引,而智慧来自于哪里呢?
作者提出,智慧的开始就是先要直面自己的内心,并且包容一切问题的存在,虽然问题会令人感到压力,想要逃避,因为不确定本身就是一种威胁,生存的本能让人不愿意面对这些。
可是我们需要用智慧的力量去让自己深入挖掘内心所想,沉思需要时间的沉淀,每个人都有深层的内在智慧,只是被快节奏的生活和追求完美的脚步所忽略掉了,先要做的就是不要把问题看成“不治之症”或者是“无法跨越的失败”。
把问题看做是“转机”“行为的修正”,不要小看这种正名的力量,这种方式可以给我们面对问题提供勇气,用更加客观的态度去面对它,而不是还没有行动就先被困难打到了。
给问题一个名字,可以让我们消除对未知的恐惧,因为恐惧就是源于未知,未知的地方,未知的未来,未知的一切。
而名字能够让我们清醒的知道自己面对的是什么,将自己面对的问题成为“一个机会”“一个提示”能够更加积极的去勇敢面对。
人生中会面临很多意料之外的“转折点”这些转折在今后的几年再回头看,未必就是糟糕的,可是当时的自己一定会觉得那是天大的事情,自己今后就要完了。
很多改变都是以这种猝不及防的转折开始,我们要做的就是身处当下,坦然面对,其实内心比大脑想象的要坚强的多,很多经历过大风大浪的人在时候都说,不知道自己哪来的力量就这样挺过来了。
我们没有自己想象的那么脆弱,内心的潜力是无限的,当身在绝望之中,觉得自己已经没有前路的时候,机会就在眼前,只要挺过去路途就是一番坦荡,不要错过这个转变的机会。
越大的危机有可能就会带来越大的转变,这个转变或许就是成功。
因为极大的能量此时正在袭向你的人生,而让人不得不将注意力全部都集中在这件事情上,这样的集中会造成巨大的转变。
比如大家都知道的李开复,癌症让他在52岁的时候对生命有了新的领悟,重新回归家庭,更加专注于心灵的修养,如果没有如此大的“危机”他可能还是一个疲于为自己事业奔命的“成功人士”。
重要的不是发生了什么,而是我们用什么态度和行动去面对发生的一切。
生活总是不如意的,梦想和目标是美好的,可是现实却总是打脸,想要过这样的生活但是却被困在另一种生活之中,那我们就应该一直用酒精,购物或者是其他事情麻痹自己的内心浑浑噩噩的过下去吗?
审视自己的内心,看看自己是如何一步一步走到现在的,没有按照自己的目标进行没有关系,将自己从对现实的失望中拯救出来。不要活在过去那个对未来有期待的想法中了,从现实和现在出发再次构建一个新的目标才是应该要做的。
其实有时候阻止人前进的并不是眼前的困难或者是挫折,而是我们对目标的失望和对未来的迷失。我们被困在自己眼下的状态中,已经万事俱备,只是我们的心还在不停的抱怨中,无法指挥身体做出具体的行动而已。
资讯越来越发达,需求越来越快速能够达到,人们的内心却越来越不知道满足的感觉,因为我们已经失去了耐心和等待需要的时间。
自我觉醒走出迷失
有的时候我们只认为处于迷茫之中,其实有可能只是自我探索阶段的过渡期而已,一直都在自己前行的路上没有错位,内心觉察力下降导致我们认为自己走错了路,忽略了很多早就出现的提示和细节。
人们喜欢生活在安全区中,改变都是被迫的,但是无可否认的是改变却未必全部都是坏结果,很多创意和好点子都是在改变中出现的。
“真相就像一位不受欢迎的访客,它敲敲我们的门,把我们叫醒,邀请我们从躲藏的地方出来,并且为我们展示新的道路和方向。”
我们要做的就是迎合改变,而不是不理不睬或者是躲藏起来。
逃避有时候比面对要消耗更多的能量,我们将精力和时间都浪费在抗拒和纠结上了,其实做面对的决定只需要一秒钟,但是逃避则需要很久很久才能让心情平复,更可怕的是逃避只是一时的,不知道什么事情什么时间,这种情况又再次卷土重来,我们又要重新树立起内心的防御墙,在一次投入到对抗的斗争中。
改变之所以令人觉得可怕,一方面是因为我们要进入自己不熟悉的领域,另一方面也说明我们要对熟悉的一切放手,这就相当于我们有可能会犯错,会碰壁,会不知所措。
有的时候即便我们已经做错了,但是由于自己付出了金钱和精力,却不愿意承认自己的错误,一直不愿意做出改变,逃避并不会带来安全感,反而会因为失望而感到沮丧和更加的不安。
充耳不闻,视而不见的确可以令我们逃避很多不愿意面对的改变,但是也将机会和转机拒之门外,逃避婚姻的人同样也让自己选择了不能体会爱情带来的快乐,逃避工作的人就让自己远离了完成一项工作之后带来的成就感。
当内心选择与世界隔离的时候,同样也失去了自己与世界的联系。关闭心门不像关掉电视那样简单,电视只需要一个按钮就能重新接收画面,但是心门一旦关闭,再度开启就很难了,因为习惯性逃避是很难改变的。
自我保护可以让人免于受伤,但是过度保护就会让人陷入死局之中,因为不接受变化,就没有新的希望。
不仅仅是对于生活中的变化,还有情感,对亲人的态度都要保持开放,因为内心需要流动才能产生能量,如果对家人关闭感情的大门或者是与爱人相敬如宾,这些状态都预示着人们进入了一种封闭的状态中。
人之初,性本变
成年人最喜欢的就是“稳定”事业稳定,家庭稳定,健康稳定等等,但是生命的本质却是变,存在于世界上的东西没有任何一样是完全不变的。每一秒分子都在不停的运动,想想我们儿时的梦想,我们现在真的做到了吗。
在随着年龄逐渐变大的过程中,我们的内心可变空间却越来越小。
追求安逸和舒适,停止选择,停止变化,不去寻找自己而是随波逐流争名逐利。
儿时梦寐以求的东西现在觉得那根本就不重要,甚至还会觉得很傻。但是当自己年逾古稀再回头看看拼了命赚钱而忽略内心的自己,是不是也会觉得很傻呢?
真实的面对自己吧,对内心的需求多一些回应,诚实的面对自己的想法,不要为了普遍而失去最纯真的自我,把自己放在多维空间中生活,而不是将日子过程单调的日复一日的“活着。
人都是多面的,自我探索的过程中或许会有一些我们不愿意接受的性格出现,但不能否认那也是真实自己的一部分,听听内心的声音,如果此刻他想要休息,那就轻松几分钟又何妨,不要谴责自己的不努力和懈怠。
拥抱内心的想法之后,智慧就慢慢出现了,曾经一直躲在困惑之中的内心逐渐开始习惯于面对困难和挑战,如果身边的人对你的改变感到讶异那也不用太在意,因为很多人不仅喜欢自己一成不变,同样希望别人也不要改变。
守旧和传统是会被传染的,他们表面上是为了你好,其实就是在保护自己的”惰性“。
越新鲜越与众不同就越会遭到反对,因为那对于传统来说是一种挑战。
生命是属于自己的,改变也应该由自己主导,将别人的声音放在背后吧,没有人能主导自己的想法和变化。
拿出自信和勇气去做真实的自我,伪装,逃避,否认,放弃梦想,都是死亡的一种。
对过去放手,大胆迎接转变,将问题看做是机遇,都是不负自己精彩人生最好的方式,幻想破灭,偏离预定目标这都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没有什么是一成不变和完美运行的,这是让我们与过去的自己告别的信号,让我们学会放手。
学会用爱来衡量自己内心的满足感,而不是为了所谓的成功和价值来验证自己是不是足够富有,钱是永远挣不完的,欲望也是永远填不满的,所谓的意料之外或许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样糟糕,用智慧去面对一切,抱着包容和开放的态度去对待未知,就会发现,生活中处处都充满着机会。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