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出自《道德经》的成语(二)

出自《道德经》的成语(二)

作者: 清风8351 | 来源:发表于2021-12-30 16:06 被阅读0次

知足常乐〖解释〗知道满足,就总是快乐。形容安于已经得到的利益、地位。

——出自第46章。原文:“罪莫大于可欲;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

和光同尘〖解释〗意思是涵蓄着光耀,混同着尘垢,与好坏都能相合。后多指不露锋芒,与世无争的处世态度。

——出自第56章。原文:“塞其兑,闭其门;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是谓玄同。”

祸福相倚〖解释〗指祸与福相因而生。比喻坏事和好事互相依存。

——出自第58章。原文“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根深蒂固〖解释〗蒂:指瓜、果、茎、枝相连处。比喻基础深厚,不容易动摇。——出自第59章。原文:“是谓深根固柢,长生久视之道。”

轻诺寡信〖解释〗轻易答应人家要求的,一定很少守信用。——出自第63章。原文:“夫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解释〗:走一千里路,是从脚下第一步开始的。比喻事情是从头做起,逐步进行的。

——出自第64章。原文:“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被褐怀玉〖解释〗身穿粗布衣服而怀抱美玉。比喻虽是贫寒出身,但有真才实学。

——出自第70章,原文:“是以圣人被褐而怀玉。”

鸡犬相闻〖解释〗指人烟稠密。

——出自第80章,原文:“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

相关文章

  • 出自《道德经》的成语(二)

    知足常乐〖解释〗知道满足,就总是快乐。形容安于已经得到的利益、地位。 ——出自第46章。原文:“罪莫大于可欲;祸莫...

  • 一里有什么

    关于一的成语自古盛传,关于一的道法追捧也不减热度。 “九九归一”出自老子的《道德经》,所谓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 出自《道德经》的成语(一)

    多言数穷 〖解释〗言多必失,必有理屈之时。 ——出自第5章。原文:“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地久天长〖解释〗时间长...

  • 出自《道德经》的14句成语经典,句句道尽人生真谛

    《道德经》只有短短五千言,但文意深奥,包含广博,可谓字字珠玑。其中,包含着很多成语,更可谓其精髓。 出自《道德经》...

  • 2018-10-29

    我们国家很多成语都出自《道德经》。 今早抄录道德经给自己很好的感觉,竟然比看电视都愉快。 作家雾满拦江说《孔子》《...

  • 读《道德经》札记(10):你知道这些成语的出处吗

    《道德经》分上下两篇,上篇为“道经”,37章;下篇为“德经”,44章。 我们经常用到的成语,有一些出自《道德经》。...

  • 《道德经》成语

    成语 大巧若拙 出自 《道德经》第四十五章:“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 解释 若:似。拙:笨拙...

  • 《道德经》成语

    成语 富在知足: 出自 《道德经》第三十三章:“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 释文 有了财富之后,要知道满足,...

  • 《道德经》成语

    成语 淡而无味: 出自 《道德经》第三十四章:“道之出口,淡乎其无味。” 释文 淡:薄,与“浓”相对。菜肴...

  • “玉体横陈”这个成语出自哪里,有什么历史故事或传说?

    “玉体横陈”这个成语出自哪里,有什么历史故事或传说? 这个成语出自李商隐的《北齐二首》: 一笑相倾国便亡,何劳荆棘...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出自《道德经》的成语(二)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aaedq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