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聆听中寻找美

聆听中寻找美

作者: 如堇 | 来源:发表于2020-03-25 15:32 被阅读0次

    “一个人走可以走得很快,一群人走才可以走得很远。”

    走着走着天暖了,春风初柔,春水初软,今春不同往时,在这段特殊的日子里,“新教育”、“名师之路”、“铭师在线课堂”……都赠与了我们一份今春的特别礼物。

    先后聆听了李镇西、朱雪晴、郝晓东、飓风……等老师的公益课,每一节课的聆听,让我时而激动、时而感动,时而振奋,却又在不知不觉中得到方法,获得滋养,宛如一场场知识的盛宴。

    王家文老师的《教育的艺术美--新时代教师如何潜心教育并找到自我发展之路》通过解读素材型班会课、管理的艺术、材料的创新,从研究德育教材到教师专业发展,让我耳目一新,三个小时的聆听感觉还不够过瘾,第二天接着看了回放。

    用王老师自己的话:“大家在我做班主任工作中的一些想法和创意中,,看看你们是否能感受做班主任的幸福。”整个的分享中,没有长篇的理论宣讲,在一个个案例中,在王老师幽默风趣的语言下,我对班会课的开展有了新的理解和感悟,同时也给了我不仅仅是素材班会课的启迪:要做一个有心之人。

    王老师的感恩课《感受一份情》,课伊始,用53幅漫画构成的《来一斤母爱》的画面播放,再现了学生孙宇和妈妈在一起时的一个个小故事,回忆了妈妈在世时的点点滴滴,尤其是得知妈妈患病之后,那看似普通的言语:“直到那天听说你动了一个‘小手术’”;“只记得某一天你的头发不见了”;“那次去病房探望你之前,爸爸嘱咐我,看到你后不要哭”……到最后的:“如果有来生”、“有来生么”,这样的画面感,再配上很伤感的音乐,相信大多数老师和我一样动容了,掉泪了。

    作为班主任,谈起上班会课,我们都不陌生,交流起来都有说不完的经验,我曾经也给学生上过感恩的班会课,也曾经给儿子讲过孝敬父母的故事,也听过许多老师的班会课,我们中的许多人也是通过故事、举例来教育学生,然后直接告诉学生“你应该怎么怎么做”“你不应该怎么怎么做”,“我们要孝敬父母,父母养大我们不容易……”,学生听多了不仅“耳烦”,“心烦”也是意料之中的。有心人王老师通过漫画形式把母爱呈现出来,把“子欲养而亲不待”的遗憾呈现出来,此时无声胜有声,还需要过多的语言吗?

    出于崇拜还是出于感动,我不由询问了“度娘”,原来王老师做素材型班会课14年,搜集了大量的资料,形成了他的“素材”,他擅长收集素材,整理素材,发挥素材,让素材在原有的真实境况下,发挥出其内在的潜力,用点睛的一笔,深挖根底的肌理,直达素材的核心,迸发出原始的力量。

    加入新网师,选择了《教育写作》,看着圈里打卡学友们优美的文字,一触即发的灵感、感悟至深的思考,大家原来都是生活的有心人,感叹之余,发现原来生活中有太多的素材,看似与教育无关,但实际上在这些素材的深层,隐藏着巨大的教育能量。要挖掘出这些能量需要用心、需要相关的理论学习、需要阅读、需要思考。在教育写作的路上,更要注重对教育素材的积累,整理,努力让自己在这个大家庭里拔节成长。

    也许,当我们仔细回想,也会发现自己曾经也这样付出过,放一个PPT、看一段视频、读一段文字,

    可是,我们没有坚持,年复一年的坚持,能坚持十几年,专注于一件实在的事,深入研究、专心挖掘,形成风格,打造品牌。再一次说明成功之路别无其他、贵在坚持。

    这样的坚持背后,还源于一份爱,就像王老师在开场时所说:“其实任何一个职业,你仅仅把它当成一个谋生的工具,你就找不到不到快乐,如果你把它当成一个事业,潜心研究下去,你就会在工作本身中找到完全超越谋生本身的快乐”。

    捧一杯清茶,伏耳聆听名家讲座,吸收着知识的养分,怡神如饮酒三杯,在这特殊的日子里,虽然我们没有奋战在抗疫的前线,但我们在教育的一线奋斗着,只争朝夕,不负韶华,为了心中的那份希望,我们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来守护教师这一神圣的职业,教育是一门艺术,教育有其独特艺术美,值得我们用一生的精力去挖掘,去研发、去展现!

    开学的日子一天天近了,愿我们早点相见,相伴同行,用我们的坚持用心演绎春暖花开!(1633字)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聆听中寻找美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aafxu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