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品读中庸(5)

品读中庸(5)

作者: 鹰眼视角 | 来源:发表于2018-10-27 19:40 被阅读251次
品读中庸(5) 品读中庸(5)

原文:

第三章

子曰:「中庸其至矣乎!民鲜能久矣。」

第四章

子曰:「道之不行也,我知之矣:知者过之;愚者不及也。道之不明也,我知之矣:贤者过之;不肖者不及也。」

  「人莫不饮食也。鲜能知味也。」

品读中庸(5)

品读:

    中庸大慨是这个世界上最高的德行啊,人们已经缺失很久了。

    这一章仅一句话,也许只是夫子的一句感叹。

    而我以为,"民鲜能久矣"不仅仅指缺失,也可以理解为按最高的道德准则要求自己,是很难长久坚持的。

    从人性的角度看,做坏人比做好人更舒坦、更能满足内心的欲望。

    做好人需要自律、需要”吾日三省吾身"。就如正襟危坐虽然显得有教养,但远没有随意的躺或卧来得舒服一样。

      历史总是在轮回中前行,从夫子的感叹中反照现实,别说世上最高的德行,就是最基本的德行都随着商业社会的到来缺失很久了。

    当利字当头成为社会共同的价值追求时,一定会暗淡人性的光芒,潘多拉的魔盒就有可能打开。

      当趋炎附势,马屁拍得比古时太监有过之而无不及成为官场常态,升官也搞"市场经济"时,买官卖官就有了土壤。买来的官是有成本的,收回成本后还要考虑获利,腐败便由此愈演愈烈。

      商人急于暴发,看到许多资源拥有者获利丰厚甚至巧取豪夺,也会心理失衡,开动歪脑筋,各种无异于谋财害命与生活相关的产品因此便流向市场。

      当教育也产业化,变得以趋利为目的时,整个社会的道德体系坍塌也就为时不远了。

      于是,社会陷入一种人人痛恨腐败,人人都想搞腐败的怪圈。

    社会生活资源的提供者亦进入一种互害模式。

    有人说:”培养一个贵族,需要几代人的努力"。而一个民族要想有良好的社会秩序、高贵的道德体系更需要每一代人都去传承、修正完善与向前推进。

    夫子说:道之不行也,我知之矣;道之不明也,我知之矣。既说明他是春秋战国那个群雄逐鹿,血腥杀戮时代的明白人,更是一种愤世嫉俗、无可奈何的悲叹。

    中华民族在思想道德体系的形成发展中求索了几千年,任何时代都不缺有识之士和思想家。

    夫子希望自己创立的中庸思想成为社会遵崇的最高徳行。但对中庸在现实中的推广运用又充满忧虑。所谓智者、贤者常常都做过了头,愚者、不肖者又根本难以理解,更别说去用于实践了。

    中庸如美食,不吃或吃过了都难体会到恰到好处的美妙。

    征服他人者英雄;征服自己者圣人。

    成就不了内圣外王之道,那就努力做一个好人,坚持一生做好人,至少离中庸所要求的最高德行会更近一些。

品读中庸(5)

相关文章

  • 品读中庸(5)

    原文: 第三章 子曰:「中庸其至矣乎!民鲜能久矣。」 第四章 子曰:「道之不行也,我知之矣:知者过之;愚者不及也。...

  • 国学经典之《中庸》原文及译文

    国学经典之《中庸》原文及译文:品读圣贤的智慧,有益人生 中庸的原文及译文 1.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

  • 与毛豆老师共读《四书直解》之《中庸》第十二讲

    《中庸》 慢读,漫读,慢慢品读 从艰涩到熟悉 从疏远到亲切 哪一句都可以是开端 在共读《中庸》后 加入《诗经》诵读...

  • 中庸最中用

    中庸其实是理学的精华所在,是最中用的。当一个人在掌握现代科学后,再细细品读《中庸》,或许有助成为更中用的人。 部分...

  • 岁月‖《论语》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

    逍遥玄出品,《论语》解读。 本文继续品读论语第六篇“雍也篇”。唯一直面谈到“中庸”的一篇。 在上文学习了“中庸之为...

  • 传统经典《中庸》学习录:5

    传统经典《中庸》学习录:5 “仲尼曰:‘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小人之中庸也,小人而无忌惮...

  • 岁月‖《论语》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

    逍遥玄出品,《论语》解读。 本章继续品读论语第六篇“雍也篇”。唯一直面谈到“中庸”的一篇。 在上文品读了“雍也可使...

  • 岁月‖《论语》子华使于齐,冉子为其母请粟

    逍遥玄出品,《论语》解读。 本文继续品读论语第六篇“雍也篇”。唯一直面谈到“中庸”的一篇。 在上文品读了“有颜回者...

  • 中庸-5

    原文: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概要:达到“中和”的境界,天地间的运行法则就自然建立起来了,万物就能够在和谐的...

  • 《中庸》笔记(5)

    第二十一章(诚则明,明则诚) 【原文】自(由)诚明(明白),谓之性;自明诚,谓之教。诚则(就)明矣,明则诚矣。 【...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品读中庸(5)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aahdt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