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经典《中庸》学习录:5

作者: 明道1968 | 来源:发表于2019-03-12 09:50 被阅读9次

传统经典《中庸》学习录:5

“仲尼曰:‘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小人之中庸也,小人而无忌惮也。’”

子思讲:“仲尼之言说:‘在平常的日用行动中,都有无过、无不及这样的道理,被称为中庸,这乃是天命所当然之理,是每个人内心所同有的。然而唯有君子能适合并身体力行,如果是小人则与中庸之理大相违背而反其道而行之。”

仲尼的言论就是如此。

中庸之理是人人都有的,唯有君子能用,而小人不能,为何呢?盖君子静时能戒慎恐惧,心存天理,而动时又能随时处中,合乎大道,这就是为什么能中庸的原因。小人静时内心充满人的各种欲望,而动时又肆欲妄行,这就是违背中庸。君子小人的辨别,只在敬肆之间而已。重要的是,道统的传统,必以仲尼为宗,其垂训立教,就如日月之光明。子思惧怕有些贤人智人的学说于道有害,又恐怕歪理邪说以假乱真,所以引用孔子之言以为严密的防护,能看到中庸的系统必然归属于君子,而非小人能窃取获得的。

张居正讲:“仲尼曰:‘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  ” 仲尼,是孔子的字。反,是违背。子思引用孔子之言说道:“中庸是不偏不倚、无过不及、是平常的道理,虽然为人所同有,然而唯有君子方能身体力行,其平常的日用,无不是这中庸的道理。如果是那小人便不能了,其平常的日用,都与这中庸的道理相违背。”

“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小人之反中庸也,小人而无忌惮也。”    时中,就是随时处中。子思解释孔子之言说道:“中庸的道理,为人所同得,而唯有君子能体用,小人不能,是为何呢?盖人体悟大道,不过就是在动静之间。君子之所以能中庸,因为其戒慎不睹,恐惧不闻,既然有了君子之德,而应事接物之际,又能随时处中,此其所以能中庸的原因。小人之所以反中庸,因为其静时不知戒慎恐惧,所存的既是小人之心,而在应事接物之际,又肆欲妄行,无所忌惮,这就是小人反中庸的原因。”君子小人,只在敬肆之间而已。

相关文章

  • 传统经典《中庸》学习录:5

    传统经典《中庸》学习录:5 “仲尼曰:‘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小人之中庸也,小人而无忌惮...

  • 传统经典《中庸》学习录:33

    传统经典《中庸》学习录:33 天下之达道五,所以行之者三:曰君臣也,父子也,夫妇也,昆弟也,朋友之交也:五者天下之...

  • 传统经典《中庸》学习录:27

    传统经典《中庸》学习录:27 子曰:“武王、周公,其达孝矣乎!夫孝者:善继人之志,善述人之事者也。” 子思是讲:“...

  • 传统经典《中庸》学习录:28

    传统经典《中庸》学习录:28 “春秋修其祖庙,陈其宗器,设其裳衣,荐其时食。宗庙之礼,所以序昭穆也;序爵,所以辨贵...

  • 传统经典《中庸》学习录:32

    传统经典《中庸》学习录:32 故君子不可以不修身;思修身,不可以不事亲;思事亲,不可以不知人;思知人,不可以不知天...

  • 传统经典《中庸》学习录:36

    传统经典《中庸》学习录:36 修身则道立,尊贤则不惑,亲亲则诸父昆弟不怨,敬大臣则不眩,体群臣则士之报礼重,子庶民...

  • 传统经典《中庸》学习录:35

    传统经典《中庸》学习录:35 凡为天下国家有九经,曰:修身也,尊贤也,亲亲也,敬大臣也,体群臣也,子庶民也,来百工...

  • 传统经典《中庸》学习录:34

    传统经典《中庸》学习录:34 子曰:“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知斯三者,则知所以修身;知所以修身,则知...

  • 传统经典《中庸》学习录:30

    传统经典《中庸》学习录:30 哀公问政。子曰:“文、武之政,布在方策。其人存,则其政举;其人亡,则其政息。人道敏政...

  • 传统经典《中庸》学习录:31

    传统经典《中庸》学习录:31 故为政在人,取人以身,修身以道,修道以仁。仁者人也,亲亲为大;义者宜也,尊贤为大。亲...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传统经典《中庸》学习录:5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unxgp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