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阵子,在台湾,做了一次问卷调查,结果收到很多的回复,都遇到同样的问题:
买了上涨,气自己买太少,跌了又很害怕。
本来要投入的资金,看到市场一直跌,便决定等一下,结果又涨上去了。
上了很多投资理财的课,却不知道如何着手,无法消除心中的恐惧。
你有没有发现这些问题,都来自于想把自己当成"交易员",而不是"投资者"。
市场上有很多"无脑理财法",并不是真的要你无脑,要你不思考,而是要你分清楚个人理财跟"替公司"理财的差异。
如果你今天的工作是在证券公司的自营部,或基金公司的基金经理人,或者是公司里财务部管钱的人,那么你确实要懂全球总体经济,懂得很多金融领域的专业术语,懂得挑选买进跟卖出的时机点,不然老板花钱请你来干嘛?
不就是想要有更好的绩效吗?
但反观个人理财,它是一个很长线的投资过程。再者,也不是每个人都从事金融领域的相关工作,要你来弄懂这些全球总经,看懂所有金融商品,专业术语,本来就是强人所难。
许多人会觉得很纠结很痛苦的原因在于:想把自己变成超级交易员。
想选到低点跟高点,想看懂所有的资讯,最后因为太难了,导致什么事都做不了,因为觉得没把握,做下去不一定是对的。
理财的重点其实是早点开始累积你的资产,你的钱,要不就是放银行,不然就是去房地产,去各种金融商品,去各种投资机会。
但现实是怎样呢?
人们常常为了选到最佳时机跟最佳买卖点,常常会错失滚雪球的机会。
而有的人则习惯满仓操作,实际上,资产的累积不一定要一次全部买进,或全部卖出。雪球一但离开坡道,不但雪会慢慢融化以外,你还得寻找下一个标的,根本没完没了。
最近我在菁羚读书会读到的"理财盲点",其中,第六个聪明人会做的蠢事就是过度承担风险。个人理财其实可以很简单的,你大部分的时间应该投入在自己的本业上,创造出更多工作收入,然后投入你自己的投资系统,让钱去滚钱,双引擎成长,这才是王道。
关于作者:颜菁羚
· 财务建筑师
· 学以致富研究院创始人
· 台湾华人线上投资理财学苑创始人
· 台湾绿点财务建筑学苑首席财务建筑师
· 畅销书«80%求稳、20%求飙,低风险的财富法则»作者
· 15年港台金融证券业从业经验
传递正确的理财观念,助你定制专属的财务蓝图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