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到新零售,大家都会想到小米和盒马鲜生的例子,小米的(年)坪效已经做到了27万元/平米,盒马鲜生的坪效可以达到万元/平米,就行业对比而言,小米坪效在同类友商排名中,仅次于苹果专卖店的40万元/平米,而盒马鲜生的坪效是普通生鲜超市的3-5倍。下面我们就一起聊聊这两个例子。
1 小米的逆袭
先从现状来看,电商总体发展这么多年来,所占社会总体的销售额也只有10-20%,虽然优势明显,但是确定也明显,就是损失了客户体验和产品即得性,所有电商都遭遇了瓶颈,而小米从纯电商起家,也遭遇了同样的问题,但是小米之家的推广,让小米走出困境。
雷军曾在17年的采访中说,我们对这个“效率”有极致要求,那就是让线下的小米之家,和线上的小米商城,实现同款同价,这就是“小米的 新零售”。小米的(年)坪效已经做到了27万元/平米,仅次于苹果专卖店的40万/平米,是其他手机专卖店的很多倍。在27万的坪效下,就算按照8%的毛利来计算,现存的182家小米之家,其毛利都足以覆盖运营成本。这里面至少可以看出,小米通过一系列手段,将线下小米之家已经做到不亏钱了。
下面从流量,转化率,客单价,复购率方面简单了解一下。
流量方面,小米之间通过与客户重叠度高的无印良品,星巴克,优衣库等品牌对标开店,与万达,中粮集团等合作,针对商圈集中投放。同时丰富产品线,从几十种产品发展到现在的几百种商品,将低频的购物通过品类增加变成高频的购物,从而形成高频打低频的优势,提高流量。
转化率方面,小米集中精力开发爆品,通过大规模的量产降低产品供应链的价格,降低产品成本。通过大数据对小米之家的货品进行统一调度,从而针对性的提升转化效率。
客单价方面就更明显了,多品类的连带销售,加上小米之家舒适设计,勿打扰式的极度体验,让客户真实感觉到产品的优势,得到了高端机比较线上更多的销量。
复购率方面,由于品牌知名度越来越好,客户粘性增加,同时米家有品几万个产品,小米商城几百个商品,小米之家几十个产品三者形成立体的引流体系,让营销体系的效率提升到同类友商的数倍。
总结以上的手段,其实就两个字,那就是效率,所谓的新零售,就是使用互联网等新工具,高效实现客户的需求而已。
2.盒马奇迹
在一线城市的朋友对盒马鲜生肯定不陌生,统一的着装,电车,而且三公里内从下单到送到只要30分钟,不禁不让人感叹其效率。
详细了解就会发现,盒马最大的特点就是将普通生鲜的客单天花板突破了,其秘籍就是线上的客单量,将原来单独的线下单量通过大于其量的线上订单一起累加来突破,将原来一些一周才一次的订单通过线上下单,线下配送,转换为一日一次的订单,所以坪效高出一般生鲜就很容易理解了。
再来说说盒马鲜生的吃--转化--送战略。
吃方面,在盒马鲜生店内有一个大大的堂食区域,顾客购买产品后可以支付少量加工的费用,在现场就可以把食物加工好,并且也可以在堂食区进行享用。这在普通超市里就算有也是提供成品熟食,很少规模的为客户提供加工服务,提供就餐区域的超市也比较少。
转化方面,在盒马买单只能通过盒马app进行,虽然初期遭遇一定阻力,但是后期通过可以代支付等手段化解,将线下全部引流到线上。
送就很直观了,就是三公里30分钟,想要,很快就可以体验到。 另外,盒马的无理由退货,产地直供,分级销售等措施,加上配送体系的加力,让盒马这个飞轮不断加速,从而创造了一个奇迹。
总结借鉴 从上面两个例子来看,都是使用各种现代化的工具,将超高的效率转化为客户需求的满足,高效率也就是新零售的本质吧。反观现在传统超市,其实可以借鉴这两个案例,在效率和服务方面充分提升,比如,在生鲜区域提供加工,堂食,同时提供高效的配送服务,让顾客在需要产品的时候,可以方便快捷,舒服的体验到产品,只要方便,其实很多客户多花一点钱也是愿意的。
新零售:小米和盒马鲜生的启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