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大纲
如何教导应名
如何介入孩子的选择性应名
应名,也是一个容易被忽略的,但又是最基本的回应能力,而且是孩子越大,过往的训练累积的时间越长,父母和孩子双方面都越难调整。
如何教导应名
尽管普通孩子也有不应名的情形,例如忙于打游戏或是沉浸在故事书中的时候,但是自闭症孩子的不应名和普通孩子(或大人)是不一样的。自闭症孩子的不应名可以到一个让你怀疑他听觉有问题的程度,而正当你起了这个念头的时候......他却能对某种特定的声音有着极其敏捷的反应。多多小时候便是如此,对叫名完全没反应,不管你轻声呼唤还是提高分贝,他好像聋了一样,但是只要CCTV新闻联播那个“挡当挡当~~”响起,哪怕电视机声音放得很小,他也能以光速穿过房间扑到电视机面前。我做妈妈的存在感还不如一个电视机....
So,应名怎么练呢,其实很简单:
第一步、手里准备好他喜欢的东西,吃的玩的都可以。然后从后面叫他名字,同时拍他肩膀,他一定会回过头来,就立刻他好吃的或是好玩的(对他来说是小汽车),我同时说“吃xx”,或是“小汽车”。注意:我的口语在这里只是输入,不做任何仿说的要求。他只要一回头我就无条件给予。
第二步、几次之后逐渐退去拍肩膀的辅助。叫名时不立刻拍肩膀,而是等待2-3秒,给他自己反应的时间,看他是否能够自己回过头来看你。
第三步、和孩子在同个房间里,拉远距离,叫他名字,等他看向你时,主动出示他喜欢的东西。并且等他主动走到你面前来拿。
第四步、等他对自己名字有反应之后,不再只给“好处(强化物)”,可以穿插给予一些指令,比如让他扔个垃圾、收玩具等简单的任务。让他逐渐明白,爸爸妈妈叫你有时是要给你好玩好吃的,有时是需要你做一些事情。
第四步很重要,家长不能一直用“好处”链接被叫名字,不然以后没有办法融入集体环境,因为集体中被叫到名字不一定都是好事。被呼唤名字,有时候意味着义务和责任,不管是哪种,都得顺服。
注意事项
以上四步骤,是循序渐进的过程,在前面的没有做到80%的时候,不要急着进入下一阶段。
在应名技能不稳定前,不要插入仿说等教学目标。教导者这时一定不能贪心!不能贪!不能贪!重要的事情说三遍。
普通孩子也不会100%的立即回应大人,父母要能容忍孩子少量的不回应,能做到80%回应就就可以了,无需做到100%。家长千万不要以为ABA可以干预出一个完美的孩子,这是不可能的,世上没有完全人,一个都没有。
做到第四步之后,应名的基础是完成了,但是应名的教导还需要根据孩子的能力和年龄做进深。在不同的具体场景,孩子要能做出相应的回应。比如在叫名的人近处的时候,可以只给眼神;如果叫名的人在远处或是隔着房间叫你,要给口语的回应比如“哎”。再进一步,孩子要回“哎,什么事”、“叫我干嘛”、“我在忙,等一下”之类的。甚至还要能够察觉到别人正在看我——这也是一种叫名......总之,万事开头难,前面最基础的做好了,后面的相对就轻松了。
如何介入孩子的选择性应名
选择性应名是指孩子会根据具体的事情来做出应名或不应名的反应。例如,如果你跟孩子说“xxx,来看电视了”的时候,孩子回应很快。而当你只叫他名字,或是说“xxx,上课了”的时候,孩子没反应甚至是逃避指令。
这种情况,实际上是父母在叫名之后太快给予具体指令造成的。这种情况一般来说还伴有另一个副作用,通常父母自己可能没有察觉,就是孩子不会对叫名者给予眼目的注意力,而是等着听下面的具体内容再决定要不要理会。
解决选择性应名的方法,就是重新建立链接。
下面是我最近给一位家长写的建议,希望能够提供大家一些干预的思路
观察下来,XX妈的命令的指令较多,XX以直接行动做回应,没有口语和眼目的应答,对上课抗拒。需要重新建立链接:
第一步、从现在开始,叫名字都是好事。举例:“XX,吃荔枝了!”,并且尽量从身后或声旁叫他,不要在她正面,要他能够主动转向叫名的人。
其他事情,除非涉及安全问题。否则尽量不要叫她名字,直接走到他旁边给他下指令就可以了。
80%达标之后:
第二步、褪去后面的提示,只叫名字“xx”,等他给你眼目注意力,再给后面的内容,该阶段仍然只给好处。
2秒内,要能够转向或者看向叫名的人。口语的应答不要强求。在各个场景泛化,80%达标之后。找外人泛化,然后:
第三步、穿插其他要求性指令,先从他不抗拒的中性指令开始,再进行到自然应名。重点在于要取得孩子的眼目注意力然后再给具体的指令。
一个月操作下来,这个孩子现在应名已经有很明显的进步。
大家在日常生活中操作时切记,目标要明确,形式要灵活。在答疑的过程中,我深感,有时没有自闭症的家长的思维...比自闭症孩子更刻板。所以家长要为孩子改变自己,甚至要学习为孩子舍去更多的自己。自己原本固化的思维、固化的行为习惯、说话的速度,甚至看似是给孩子的爱等等。这其实也是给懒惰的我们有一个更新自己的机会,也是孩子给我们的一个负增强,因为家长要通过调整自己,才能改变孩子现有的状况。
我是多妈
杭州小麦籽自闭症家长组织创始人之一
我是家长,我崇尚ABA,擅长问题行为分析、学前儿童发展评估 。
我亦是社工,关注自闭症早期干预家庭支持、家长亲职能力建设、跨专业资源整合、社会融合倡导等领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