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关于读书的一点小心得:
用时8天,拜读完李玉琢先生的《一路直行—我的企业理想》,受益良多,也为先生的丰富职业经历和企业管理思想所折服,对照自己走过的职业路程,也有些茅塞顿开的顿悟感,同时也为自己后续工作和学习生活找到了一定的参考与指引,觉得大家有时间还真是应该仔细看一看。
在开始正方之前,先说点我对读书的一些小感悟:
相信大家在这个节奏贼拉快的、信息四处泛滥的快速社会里,每个人都被浮躁的社会洗刷着渴望平静的焦灼内心,很多人内心都有一种我要看书的强烈冲动,有的甚至也急匆匆地买了不少书,但往往是虎头蛇尾,不了了之,某一天看着墙角落灰的的书本之后,内心有一种淡淡的负罪感和内疚感。
很多人都以我很忙(其实根本不是很忙)或者我静不下心来为由,说自己看不了书,特别是阅读完一整本书,其实我想说的是阅读整本书,一点也不难,只是我们大多太轻易给自己寻找偷懒的借口罢了,下面说说我的读书之法(不一定好,仅用作交流学习):
1.时间的设定:在看书之前,我会做一个大概的浏览,如果碰到好书,我一般定为每日至少阅读50页,而且一般选择晚上阅读,这样感觉头脑比较清醒一点,这样正常的话一个星期正好连续性可以读完一本(350页);
2.阅读的背书:在阅读的过程之中一定要拿起笔来,对能产生共鸣的地方或者觉得对自己有用的地方做重点标记,或者进行文字的背书,这样方便强化理解和加深印象,更可以为之后的读后感准备材料;
3.良好的输出:阅读只是一个输入的过程,要想真正地把作者的东西转化为对自己有用的东西,我认为书写读后感是非常好的方法,值得大家运用,但也不是所有的书都要这么做的,要视具体情况而定;
4.开心的阅读:读书不是为了读而读,更不是为了赶时髦,记得之前我做咨询师之时,就有过为了读而读的情况,那就是为了要给客户讲某一方面的东西,但是自己对这方面的知识又不是很了解,所以就快速买了相关的书本,或者查阅相关的知识点,通宵快速阅读,第二天还要与客户进行这方面的交流与互动,像这样的阅读完全是为了工作之需,是为了读而读。但我认为真正的读书是因自己对自己有了强烈不满意时,内心深处产生了强烈地提升自己的诉求,这个时候需要通过读书来提升自己,改进自己,来为自己找明方向,这样的读书才是真正的读书,这样的读书才能让自己真正的快乐;
5.借来的阅读:“书非借而不能读也!”先人诚不欺我也!有时书非借不能读也,是有效果的,因为书是要还的,自然会有紧迫感,阅读的质量也就提升了不少了!
阅读不仅能使人增长知识、拓宽视野,更能让人改变气质和内涵,不是有那么一句“胸藏文墨怀若谷,腹有诗书气自华。”,让我们大家一起来快乐阅读吧!
注:“腹有诗书气自华”出自:
苏轼《和董传留别》
粗缯大布裹生涯,腹有诗书气自华。
厌伴老儒烹瓠叶,强随举子踏槐花。 瓠:hu
囊空不办寻春马,眼乱行看择婿车。
得意犹堪夸世俗,诏黄新湿字如鸦。
二、关于阅读本书的感悟与心得:
以上我是对读书方面的一点牢骚,现在言归正传,我谈一下我通过阅读本书的几点体会,我主要从三个方面谈一下我的感悟和心得,即企业层面、职业层面、个人层面。
在展开之前,让我们先来看一下李玉琢先生的多彩经历:
1.见证四通:从1987年3月进入四通,到1995年5月离开,作者在四通奋斗了八年;
2.华为岁月:从1995年9月加入华为,到1999年11月离开,作者在华为闯过了四年半;
3.转战利德华福:从1999年11月到2005年3月,作者盘活了一家濒死的企业;
4.风舞金风:从2006年7月进入金风,历时五年多于2011年11月正式退休,带领金风二次腾飞。
以上李玉琢先生奋战过的四家主要企业,在这二十多年的职场以历之中,李先生通过他自身的亲生经历了,向我们读者展现了那个年代的职业经理人独有的魅力和成长历程,是非常值得我们这些后辈学习的。
下面从企业层面、职业层面、个人成长层面,来展开我的理解与心得:
首先,企业层面:先生在自序之中有一句话:“在中国踏踏实实办企业的很少,用心办企业的更少。”我想这是作者在二十多年的职业生涯通过自己的经历与感受得出的比较中肯的评价。回首二十世纪80年代,随着国家改革开放的实施,祖国大地的沃土为中国企业的诞生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营养条件,在那段时间涌现出了大批优秀的企业,像四通、华为、联想、卫华、三一、中联等企业。
回首改革开放的近四十年里,有些企业经历了辉煌而迷失了自我而最终消失在了历史的长河里,化为后来企业发展的养分;有些企业虽然也迷失了,但能很快意识到危机的存在而实现了自我革命和突破,实现了二次发展;还有一些企业在吸取了先辈们的失败经验之后迎来了意气风发的春天。
在阅读本书的过程之中,“怎样让企业存活百年,或者说我们如何打造百年老店?”,这是一个非常值得我们深究的命题。不可否认,在过去的发展之中,出现了很多优秀的企业家和职业经理人,是他们的辛勤劳作和汗水以及高瞻远瞩换来的企业的发展和辉煌。但中国的企业普遍存在“过度依赖创始人、企业政治斗争的激烈、接班人的迷茫、管理制度的形而上学”等等问题,这些问题的不解决,我想要做百年企业的确是一个不小的挑战。
从作者的几次企业更迭,不难看出作者最后总是陷入莫名的企业政治斗而导致的出走或不甘心。像四通的后期没落我认为主要就是因为内斗所导致的分崩离析。
再比如,这几年华为的逐渐高调与大家对其追捧,我认为对华为来说是十分危险的,因为当大家都在说你好的时候,也许刚开始你还能保持较为清醒的头脑,但时间长了,在不知不觉之中,你自己就觉得“大家说得对了”,这样慢慢地就会忽略企业存在的问题,这些问题咋看之下也许不是很严重,但是经过慢慢累积之后,到某一天一定会集中爆发出来,而这恰恰也许是最为致命的。
对华为,我还有一个感兴趣的事情是“当任正非退休后,华为是否会出现战国群雄混战的局面?”,我拭目以待。
其次,职业层面:作者的几次职业变化,除了客观的一些原因之外,也不难看出作者对自己职业或者为之服务企业的选择,有其自己独到的理解。正如作者所言:“判断一个企业该不该进入、能不能做好是一个既简单又复杂的事情。加入四通,是因为四通的感召力,与其的某些追求契合;加盟华为有一定的偶然性,其宏大的追求和共同富裕的制度安排,吸引了作者;加入利德华福,在于股东的信任于放权,使作其能放手推行自己的理念和企业管理;进入金风,除了报恩之外,还在于看好其市场的发展空间。”
在新世纪下,我们很难再像父辈那样在一个企业待一辈子,当下就是一个“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的激烈竞争社会,那么在这个竞争大流之中,作为职业人的我们,如何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如何准确定位选择适合自己发展的职业和企业,对我们来说显得尤为重要。
我认为总结起来有这么几点,一是选择适合自己的,即让自己感兴趣的,有了兴趣,事情已经成功了一半了; 二是选择行业发展前景不错的,最好是上升期,这样能与之共同成长;三是选择成长空间大,能让自己价值得到释放的;
最后,个人成长层面:我个人认为这个层面对于我们个人的发展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如果我们自己不上进,安于现状,得过且过的话,我相信我们的职业发展之路会越来越窄。
在个人成长方面,作者提出的“思、做、教、说、写”,对我们有很好的指导意义。结合我的理解,即:
*思:思考、思维、思想;
*做:行动、做法、实践;
*教:教授、指导、传播;
*说:演讲、演说、传播;
*写:撰写、总结、沉淀。
始终让自己拥有一颗不满足、上进、求知的心,只有这样才能够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只有认识到不足了,我们才有求知的动力,才能不断完善自己。我始终相信“机会于我们大家而言都是平等的,主不是看你在抓住机会之前,你准备的筹码有多少?筹码越多,胜出概率越大”。
以上是我的一些理解,之于自己的不足,有些认识肯定是片面的,但我会一点点的学习,一点点的提升,就像李玉琢先生,在其每一次的职业之中,都是经历了一边学习,一边实践,一边总结的动态提升过程,他对自己的认识和客观,是非常让我敬佩的。
2017年11月30日于西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