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曾奇峰精神分析视角下关于亲子和婚姻

————曾奇峰精神分析视角下关于亲子和婚姻

作者: 阿曼秋秋 | 来源:发表于2017-01-09 19:24 被阅读0次

1、和伴侣关系不好归咎于没有共同话题,这是借口。差异不是用来制造冲突的,而是用来制造和谐的。如果两个人要用共同话题才亲密的话,本身就是自我压抑。

2、在亲密关系中,有人经常对爱人说,“你应该怎样”。事实上,“应该怎样”是一种暴力话语,是为制造冲突做准备的。制造冲突是因为:感到之间的关系太亲密了,我害怕太多暴露自己会遭到攻击,所以我要借助冲突推开对方一下。

3、如果一个人过的不好,就是她跟自己打交道都过不好,那她跟其他人打交道就更过不好。她想通过进入婚姻在另外一个人的帮助下使自己能够过得好,这样的人最后肯定会失望。因为这让别人承担了太多的责任和义务,一旦别人累了,就会逃跑。

4、假想的温情,随着时间的推移,也会露出其本来的面孔,结果是更令人难以承受的冷漠。假想的控制感,会使人觉得自己对他人有巨大的权力,这迟早会导致关系的破坏。

5、人与人之间的理解,是不可以强求的,强求理解是一种界限不清的、过度自恋的状态。

6、很多女人把自己原本就有的强大投射给男人,再对男人有诸多期望,结果是一靠就失望,满腔愤怒。这其实是自设陷阱,有时只是为了证明自己所认为的“男人都靠不住”。

7、抱怨是一种防御,掩盖自己婴儿般的欲望。抱怨,是自己给自己设计的陷阱。

8、人最大的消耗,不是来自智力或体力的透支,也不是来自跟大自然或同类的争斗,而是来自自己对自己的战争。内心冲突是指,我们做了自己认为不该做的事,由此而产生自责。抑郁、自卑,是一个人在用很大的力气在揍自己。好的解决方法是,用更大的力气揍其他人。

9、对于抑郁、自卑的人,你不要过度关注、关照他,他会内疚。你要把他提到竞争的位置,挑衅他,让他可以同样用挑衅回敬你。竞争是看得起对方,把对方当成平等的人。

10、有时候悲惨的经历只是为了满足自恋的需要。

11、在为一个人(伴侣或者孩子)做事情的时候故意把自己搞得很糟糕的话,是为了可以强制性的与那个人保持连接,可以让自己不被舍弃。

12、谁表扬谁,谁就比谁更高,对于没有发育得很好的父母、伴侣来说,指望得到他们的表扬是不可能的,因为他们处在更低的位置。

13、在要求孩子(或者伴侣)优秀的时候,其实是在对孩子(或者伴侣)说,你不够优秀,所以不值得被爱。要求本身就是一种对他人的贬低,就是说“你还不行”。

14、对伴侣的挑剔是对伴侣界限的侵入。挑剔就是:那里有一条缝,我把我塞进去,类似性关系。

15、所有的成长都在哀悼丧失,所有的仪式都是葬礼。

16、暴怒是为了躲避对温暖和亲情的需要。

17、证明给别人看,或者很在意别人怎么看自己是很悲伤的,判断自己价值的标准是他评,外在的,而不是自己的。

18、我们向外攻击的时候,带着厌恶,都是自我攻击。如果我不带批评的描述,才是独立的、分离的。没有分离的状态是压抑的。小时候就没有得到满足的,结果别人却搞出来了,就攻击他。

19、我们身边有很多——善于让他人承认错误——的人。我们可以发明一个病,叫:让他人认错型人格障碍。把对父母亲做错却没有负责任的愤怒转移到别人身上,对那些死不承认自己错误的人实施报复。里面藏着想跨越时空,改变过去他对我犯过错的妄想。

20、在亲密关系间,任何想单方面改变现状,改变之间的关系,都是源自报复的念头。追根究底,是报复父母(或伴侣)曾经那么不好的对待自己。你学了心理学后,单方面想改变与父母的关系,父母感受到的就是被报复。我们要改善的是与内在父母的关系,与内在客体的关系,而平常表现该怎么样还怎么样,但是你内心变了。

相关文章

  • ————曾奇峰精神分析视角下关于亲子和婚姻

    1、和伴侣关系不好归咎于没有共同话题,这是借口。差异不是用来制造冲突的,而是用来制造和谐的。如果两个人要用共同话题...

  • 婚姻的十条精神分析语录

    曾奇峰老师:关于婚姻的十条精神分析经典语录 1、和伴侣关系不好归咎于没有共同话题,这是借口。差异不是用来制造冲...

  • Day36学习精神分析课的收获

    昨天听了曾奇峰的精神分析课,关于投射性认同。今天又把张沛超的古典精神分析课上关于投射与移情的内容听了一遍。 ...

  • 精神分析是什么?

    此部分学习笔记来自《曾奇峰精神分析初级网络课程》。我找了一圈之后,这是精神分析入门的最好的课程之一,曾奇峰老师用了...

  • 《曾奇峰的心理课》读后感

    今天看完了今年的第二本书——《曾奇峰的心理课》。 到目前为止,已经看了曾奇峰老师的第三本书。他的书都是关于精神分析...

  • 05// 移情和反移情

    周一晚上的读书会,我们讨论了曾奇峰的精神分析第七章视频:移情和反移情。 曾奇峰举了几个例子来帮助大家理解什么是“移...

  • 💡甜爸说~我不做“完美”的爸爸

    《我不做“完美”的爸爸》 精神分析学家温尼科特提出两个概念“抱持”和“足够好的妈妈”,国内精神分析学者曾奇峰翻译为...

  • 如果爱,请深爱

    一直在学曾奇峰的《精神分析》的网课,曾奇峰说“精神分析其实是一门育儿学,因为人格是在童年形成的,一个人,童年时与妈...

  • Day37精神分析中有趣的的“反向形成”

    最近迷上了精神分析。本打算暑假有空再看的曾奇峰的精神分析课程,现在就看了起来。 今天学习了精神分析中的一...

  • 曾奇峰心理学读后感

    打卡#《曾奇峰心理学》#曾奇峰#100% 在我十几岁的时候以为精神分析就是给精神病人看病,后来我自己的心理健康...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曾奇峰精神分析视角下关于亲子和婚姻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aaphb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