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8月21日,《北京折叠》获得第74届雨果奖(雨果奖和星云奖堪称科幻艺术界的诺贝尔奖)最佳中短篇小说奖。这部作品,一奖成名。小说很短,一个小时便可将其读完。
这部作品虚拟了一个存在3个互相折叠的生活空间的北京。大地的一面是第一空间,五百万人口,生存时间是从清晨六点到第二天清晨六点。空间休眠,大地翻转。翻转后的另一面是第二空间和第三空间。第二空间生活着两千五百万人口,从次日清晨六点到夜晚十点,第三空间生活着五千万人,从十点到清晨六点,然后回到第一空间。第一空间则是当权的管理者,第二空间是中产白领,第三空间是底层工人。不同空间里的人有截然不同的身份和地位,随便跑到另一个空间去,就是犯法。
这部作品的主角,是生活在第三空间的垃圾工老刀,考了三年大学,没考上,继承父业做了垃圾工。一个月工资一万块,一顿早饭要花一百块。为了让自己捡来的孩子糖糖可以上能教唱歌跳舞的幼儿园(每月学费一万五),老刀冒险去其他空间送信,取得回信可得二十万元。第二空间的年轻人秦天跃跃欲试,想着去第三空间历练只为了能有机会晋升到第一空间,第一空间有高人一等的机会和曼妙贤淑的爱人。第一空间里那位爱人依言是个某银行总裁助理,每天工作半天,一周可得十万元,她所谓的父亲是她的丈夫。她要第一空间的舒适生活,也要第二空间年轻人给予的爱情想象。她给老刀十万元作为封口费,即便她永远也不会离开第一空间,但是她还想保留第二空间的他对她的爱恋。离开第一空间之前,老刀看见决策者们出于社会稳定的需要而保留了第三空间的工作,第三空间的人被“塞到夜里”,不参与社会经济的运作。最后老刀疲倦地回到第三空间,期望他的小姑娘将来成为一位淑女。这部小说平静而麻木,细思却有些不寒而栗。
北京折叠,从内涵上还折叠了权利和希望。在这篇小说里,三个空间里的人生而不平等,不同空间人的生活时间的不同就决定了他们不平等的生命权,空间之间的走动的非法性限制了自由权。生活在其中的人因为生活的空间不同也就被贴上了不同的标签从而也就变成了不同的人,有的人生而高贵,有的人生而卑贱,当三个空间之间科技发展差距变大,空间之间的隔离也会随之稳固。
不得不承认的是在现在的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有些孩子已经开始觉得农村孩子跟自己是不一样的,他们脏而且不懂规矩,所以不愿意跟他们一起上学。也许长大之后,也不会愿意跟他们生活在一个空间。在将来的某个时候,也许会投票让他们离开城市。
仔细想来,由于出生以来不同的生活状态和精神状态不一样,导致了他们之间的价值观和世界观不尽相同。或许,在不久的将来,这样的折叠北京将会成为现实,也有可能还会衍生出所谓的“折叠中国”、“折叠世界”。北京折叠,是科幻,是现实,也许还会是未来。未来社会将会倡导所有人享受平等的权利?还是会因循社会的发展导引而变得越来越两极化?这要看我们每个人选择什么。将来会成就一个什么样的社会,我们会看到结果,不是很远。
这篇小说被授予最佳中短篇小说奖(科幻)但我看来,整个作品将北京这座城市的时间和空间都进行了折叠,也映射出当代社会中人们对于阶层割裂趋势所表现出来的深深的担忧和焦虑。将人们引入到探讨现代社会问题上。科幻之中,是露骨得现实。
(作者:邵津玮)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