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好,我是雨鑫,用可视化教学赋能教师和培训师,我希望帮助500所学校,1万名讲师将可视化教学落地,我愿意与想为中国教育做点事儿的伙伴一路同行。
使命:为中国教育做点事儿
成果:可视化加速教学法创始人,
3套体系课程版权课,3套特色课程版权课,1套视觉思维模型卡。
实现线上、线下可视化教学法融通!
写文章486篇,字数84万字
昨天下午心IP营2小时茶话会三位大咖座谈,主题:写作打造个人IP,听了那么多跟写作相关的课程和分享,最打动我的,就是心IP中对于写作的诠释!
一直关注我的伙伴会发现,其实在2019年前我的写作其实基本上一周4~ 5篇的节奏,而到了2019年后,基本上变成了一个月4~5篇,2020年基本上就断了,再次唤起我写作热情的其实就是楚心老师,一方面,她自己每天都写作,另一方面,她分享打造个人IP中,书写是最重要的个人IP打造的方式,不可以绕过的一道墙。
而昨天彦彦老师再次地深化了写作的意义以及蔡老师高维分享,也让我看到写作的深远价值。
写作是思想的出口,语言的边界就是思维的边界。
为什么要写作?其实就是通过输出倒逼输入,通过输出倒逼思考和精进!
这个问题我曾经在与伙伴的对话中想明白了,很多伙伴特别好奇为什么我可以在短短三年实现跨界学习和快速融合,其实秘诀并不是我比别人学的多,而是我比别人走的深。

在听课的时候,我是可以切换三种身份听课,而视觉笔记其实是可以快速帮我实现三种身份同时输出,这也是为什么我不追求画得好看,而是通过视觉笔记这个头脑照相机的方式,把所有经历、感受、过程、应用、思考,用大脑照相机照下来,在那个时刻。
我其实是全息学习,调动我所有的感官学习,所以这也是为什么我学完的东西马上就可以用的原因,因为在学习过程,我关注体验会把感觉转化,我关注流程会把步骤转化,我关注应用会把场景转化,所以当现场笔记结束的时候,转化也同时完成。
很多伙伴会问我为什么回去不再把图做得更加美观好传播?
后来我想明白了这个问题,因为我的关注点并不在于它是否真的特别好看,我在乎的是在临在的状态下我跟老师能量的链接,我是否把当下链接到的图像呈现出来,是否把脑子中急闪而过的信息捕捉到,其实二次加工也很好,不过已经不是当下的感觉了!
而这个时候,其实我要的是进步不是表现!
所以每次视觉笔记画完了,就是完了,我会马上用文章的方式,对内容进入深入思考以及迁移应用,所以对我来说同一样的内容,至少学习了4遍,当堂课程体验,当堂课三种身份画笔记,课下跟大家聊天碰撞,课后回顾文章!
文章是特别好的,让思想深度再向下走一步的方式,并且通常我写怎样不会记录课程内容是怎么讲的,而是我关注我怎么用,我对一些有启发点的深入思考,所以每次学习之后我都会写学习心得,也让我学习成长速度特别快,每次都是再做经验萃取!
分享~绘图~写作~实践其实是多元输出的方式,也是打造个人IP的通道,也是让自己快速成长的方式,你在乎的是表现还是进步?
其实我们越是想SHOW,越是想表现,其实越打脸,就会越有挫败感。而当我们想的每件事自己可以怎么成长,在里面可以学习到什么,收获到什么,在哪方面可以有提升!

当我们抱持这样的信念的时候,其实我们为自己成长负责而不是取悦他人的时候,我们就可以开启多元输出和成长方式,无意识中打造自己专属IP。
请再问问你打造IP的初心是什么?是为了赚钱、表现、圈粉,还是为了成长、热爱、分享?目的不同,最后走向也会大相径庭,写作之前你可以问问自己,是带着爱写的,还是另有所图,相信文章自带的感觉不会欺骗人!
我是雨鑫,用可视化教学为中国创新教育做点事儿的人,如果你有同样的梦想,请你一点要链接我,我们一起为中国教育做点事儿!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