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何打造超级IP》阅读输出
书名:《如何打造超级IP》
作者:秦阳、秋叶
分类:畅销/经营
用时:1小时50分钟(2天内分段)
整理人:宇宙公民小灵珠
本书整体评价:这是一本新商业实践读本,涵盖了互联网IP的精髓与核心内容,涉及IP多个方面,涵盖打造IP的全部环节。本书将人们所知的IP内容转换成为清晰实用的观点,讨论了大量经典运营案例,并提出很多全新的见解。如果你不理解IP,不知道如何让自己成为IP,不知道如何利用这些IP,你会从本书中找到答案。
推荐指数:❤❤❤❤

现在不是在谈网红经济,就是在聊IP这个话题,似乎玩互联网的人不知道这些概念就落伍了。说到网红大家多少都理解,但说的IP估计很多人还是一头雾水,那么IP到底是个什么概念?如何打造IP,而且为何要打造IP?
请随我为你梳理5个部分解答:
一、IP之谜
1. 泛IP
在传统的角度来看,IP是知识产权的缩写,简而言之就是“智力成果权”,一类是著作权,也称为版权、文学产权;另一类是工业产权,也称为产业产权。
而今天的IP概念,不能局限在“知识产权”这个领域里,它有更丰富的含义,所以也称之为泛IP概念。比如可以理解为有内容的品牌、人格IP。
IP为何现在爆热?一切只因为吸金效应。
2.认知误区
IP确实是从知识产权这个概念发端而来,而且主要是娱乐领域的知识产权。所以存在三个误区:
第一是知识产权,如小说、电影、电视剧、网游、话剧等等,或者甚至是一句话、一个符号。
第二是网红经济,IP必定自带一定的流量,但有流量不一定就是IP,比如网红。
第三是IP营销就是借势营销,其实持这个观点的人,是混淆了“借势营销”和“IP授权营销”的区别,这两者在商业模式上可不是一个量级的。
3.评判标准
现在泛IP要下一个定义或许很难,作者认为有两条标准必须坚持:
第一是有多元化开发能力的原创内容源。好的IP不仅仅有优质内容,更重要的是能产生优质内容,也就是有无延伸变现能力。
第二是对特定人群构成影响力。即便能够产出优质内容,但是还需要形成鲜明的个人特色,吸引到一部分人特别的关注。某种意义上来说,IP就是粉丝经济的进化体。
二、如何识别高价值的IP
1. 拥有一双慧眼
在IP这个词没有流行之前,有一个词,我们都很熟悉,就是星探。发现好IP的重要性,丝毫不逊色于创造一个好IP,所以拥有一双“火眼金睛”是非常重要的。
2. 识别误区
第一,不是所有的IP都需要授权付费。IP没有授权就是盗版侵权的说法是不严谨的。如果要开发一款IP,最好对有关的知识产权,做好提前布局,保护自己的IP生态链。
第二,固定的生命周期。很多爆红的IP,降温很快,原因很简单,内容创作后续乏力,一旦失去新鲜感,也就厌倦了。事实上,IP是一种可成长的产品,会随着影响的人群规模扩大不断获得成长。
第三,过气、小众IP不值得投资。小众IP有着独有的特点,在某一领域具有极强的人气号召力,用户忠诚度高,愿意付费买单,营销成本低;而过去的IP依然有可能迎来春天。所以“小众”、“过气”都不能一概而论。
第四,网红就是IP,IP就是网红经济。上面有提到IP的两个评判标准,而大部分网红只有颜值和一点表演技能,这很难支撑起长期内容开发,商业价值也不足以吸创作团队为其进行剧本写作。
3.四个纬度
作者认为可以从4个维度来评判和挖掘高价值IP。
其一是内容值IP,这是投资重心。分解为三个维度,纬度越大越深,IP的价值就越高。
a. 三观指数:人对情感的追求,对文化的追求,哲学层面的思考, 是永恒命题,这才是IP真正的“根”。
b. 跨介指数:指的是“媒介”。主要是评估IP能否改编成多种类型的素材,在多元化媒介平台上播放,影响不同的受众人群。
c. 兼容指数:指的是内容改编的自主性,即改编空间。
其二是人格化IP, 一旦人格化之后就会口口相传,广为人知,这就是品牌。在当下这个时代,人格化的特征为何如此重要?因为人格化有亲近感,有辨识度,利于互动,而且能持续进化。人格化最重要的是要植入大众的心智,在记忆特区中有足够长的生命力。当然还需要注意4个元素:标志性的风格,标志性的标签,标志性的传播载体,标志性的梗(如黑点、笑点、亮点……)
其三是影响力,分为三部分区域。
流行域:除了名著是大众财产,不用花太多钱;更重要的是,不论是时间上还是空间上,知名度都非常的高。
粉丝值:流星雨里,主要说的是受众的数量,而其中对该内容以及题材有强烈喜欢之情的那部分人称之为铁粉。这是IP运作的最基本的保障。
自流量大小:要看他能否凭自身的吸引力,在多个平台上获得流量进行分发,还要引发口碑传播,带来流量。
知名度与参与度:知名度是推动IP的一股重要力量;参与度对宣传力度是非常大的,也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促进作用。
其四是亚文化,它意味着兴趣、圈子、凝聚、生态、规模。亚文化圈活跃度的高低可以从社群规模和衍生潜力两个纬度来进行评估。
三、如何打造IP
书中提出有三个关键点:
关键点一:打造爆款产品。能够成为IP的,最重要的转折是需要有一次爆款机会。但这一个关键点需要反思三个点:匹配程度、单品爆款、慢慢来才比较快。
关键点二:多平台积累粉丝。作为一个IP,积累自身的粉丝,就是获得稳定的回报。需要注意的两个点是多平台占位才能最大化刷新存在感;借助曝光,与粉丝建立深度连接。
关键点三:系列化产出。爆款是一次满分的表演,是为占位舞台打开了通道,所以必须用持续的高质量产出进一步巩固IP价值。
四、IP如何商业化
1.商业意义
IP的意义除了粉丝经济效益,更重要的在于“路人转粉”以及“商业衍生”。
路人转粉是把更多的人圈到自己的生态圈,将生态链做大做稳;商业衍生就是要形成商业化空间,围绕IP逐步做商业衍生,先做产业链衍生开发,再做跨产业衍商业衍生开发。
所以即便是一个普通人,也有可能成为商业开发的潜在资源。
2. 开发路径
一个好的IP应该具备多元化平台分发变现能力,作者经过观察总结出4类经典的模式:
内容类IP开发路径
人格化IP开发路径
知识型IP开发路径
产品类IP开发路径
书中作者着重讲两种路径就是:人格化IP和内容类IP。
3. 人格化IP
现在对于这个定义有一个更接地气的称呼“网红”,打造人格化IP有4个关键点和5种变现途径。
4个关键点是:
a. 找准定位, 两个建议是长板法则(强化自己长处)和试错法则(试错中进行动态调整)
b. 传播爆款, 两个建议是“抱大腿”法则(站队风口,找准贵人)和金钟罩法则(在历练中成长)
c. 平台卡位,两个建议是要抢红利和要多互动。
d. 滚动产出, IP未来发展的潜力很大程度取决于变现能力强
5种变现途径是:打赏、广告、电商化、培训和直播
4. 内容类IP
一个超级IP最重要的是孵化过程,通过各个产业链环节去造势,而不是简单的变现。
作者分析,对于内容IP基本变现思路有三种:将热门IP变现模式、将IP二次改造、将原始IP变为高能化产品模式。而在这三个模式的分化下,又有6个大方向:影视化、游戏化、本土化、跨界化、周边化及产业链化。
五、未来畅想之IP将颠覆什么
畅想1: IP行业的扩大化
1. 每个行业都可以进行IP连接
在过去我们认为影视才能够IP化,但现在一切行业都在变成娱乐业。在互联网这种极度碎片化的传播环境下,无意识的承受着信息过大的冲击,产生一种焦虑心态。
所以作者提倡每一个行业都需要思考一下,自己的产品是否能够和文化产品和创意产品进行连接,甚至就变成一种文化产品。
2. 品牌的未来是IP化生存
品牌是否打造了IP文化,最简单的判定方法是有没有铁杆粉丝
3. 向人格化IP转变
这一点在上面有着重分析到人格化的好处。
4. 普通人距离IP越来越近
回想对IP的两条衡量标准,只要在某个细分领域有多元化开发能力的原创内容,对特定人群构成影响力,你就可以努力成为一个细分领域的IP。
畅想2: 颠覆认知
一切行业快速泛娱乐化
如果我们的行业产品,一点娱乐化因素都没有,恐怕很快会失去关注者。
2. 颜值经济
一个人长得好看,就能够获得比同等条件的人更好的机会,现在的时代背景赋予了它崭新的内涵。
3. 拥有特别的才华
拥有特别的才华是一件又酷又专的事情,在未来可能会有更大的发展空间,更受欢迎。
4.从性价比转向趣味性支付
现在的年轻人愿意为品牌支付溢价,对高收入人群而言,买到自己喜欢的比买到实惠的更重要。
IP必然是中国经济转型的重要动力,我们需要持续的了解它、关注它、探讨它、思考它、连接它。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