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9日是第十三个世界卒中日,今年的主题是“战胜卒中,再立人生”。时间就是大脑,如今脑卒中疾病正呈现年轻化趋势。脑卒中,又称为脑血管病,被称为“人类健康的头号杀手”,俗称“中风”,是一个具有高患病率、高发病率、高死亡率和高致残率的“四高”疾病。世界卫生组织将10月29日设立为“世界卒中日”。
为了提高对脑血管病的知晓率,倡导健康生活方式,也为了向更多中老年朋友提供优质的健康服务。脑梗死又称缺血性脑卒中,是脑卒中的一种类型,是指因脑部血液供应障碍,缺血、缺氧所导致的局限性脑组织的缺血性坏死或软化。专家分析指出,脑卒中难治能防,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脑卒中,看看如何预防?
脑卒中难治能防
专家分析指出,脑卒中(俗称“中风”)是目前临床的常见疾病,具有高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高复发率及经济负担重的特点。老百姓常说的脑梗死、脑梗塞、脑出血、脑溢血均属于卒中。随着目前人们生活习惯及饮食结构的改变,脑卒中的发病率逐年上升。多年的临床观察发现脑卒中具有“难治能防”的特点,因此,对广大卒中危险人群普及脑血管病相关知识,进行健康宣教尤为重要。脑卒中的危险因素有:高血压、吸烟、糖尿病、心房颤动或有其他心脏病、血脂异常、颈动脉狭窄、缺乏体力活动、大量饮酒、肥胖、代谢综合征、膳食中营养摄入不合理、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以及睡眠呼吸紊乱。
脑梗死又称缺血性脑卒中,是脑卒中的一种类型,是指因脑部血液供应障碍,缺血、缺氧所导致的局限性脑组织的缺血性坏死或软化。邵森说,从前这类疾病多见于45~70岁中老年人,但目前正慢慢年轻化。
脑梗死的临床常见类型有脑血栓形成、腔隙性梗死和脑栓塞等,占全部脑卒中的80%。一般临床表现以猝然昏倒、不省人事、半身不遂、言语障碍、智力障碍为主要特征。
专家告诉记者:“与脑梗死相关的疾病有很多,比如糖尿病、肥胖、高血压、风湿性心脏病、心律失常、各种原因的脱水、各种动脉炎、休克、血压下降过快等。因此,有此类疾病的人群或服用特殊药物的人群为脑梗死的高危人群,需要特别注意。”
脑卒中虽然严重威胁到人们的生命健康,但只要做到积极控制危险因素,早期识别卒中发生,及时规范治疗配合强化康复都能大大降低疾病风险,减少后遗症发生,要把卒中预防与自身生活相结合,规律起居,控制高血压和糖尿病、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低油限盐、注意心理平衡。
几招迅速识别脑卒中的动作
一:让患者微笑一下。如果患者笑的时候面部不对称,一侧不能笑,提示患者患脑卒中,是面瘫的标志。
二:让患者双手平举保持10秒钟,如果10秒钟内一侧肢体突然坠落,提示是肢体偏瘫。
三:让患者说一句非常难说的话,这句话对于很多正常人也不太好说。但如果说时有困难或是找不着词,意味着失语,就是有语言障碍。
三者中,任何一个符合条件都意味着是脑卒中。
监测心血管健康状况很重要
医学上最权威的杂志Lancet在2016报道了一项纳入了 13447 例首发卒中患者(10388 例缺血性卒中,3059 例脑出血)及 13472 例对照的大型病例对照研究中,国际卒中研究者旨在寻找潜在可控的卒中危险因子,发现10 个卒中危险因素:高血压、吸烟、糖尿病、体力劳动、饮食、心理因素、腹型肥胖、酗酒、心脏病、及载脂蛋白异常。这 10 项危险因素共占人群归因危险度的 90%,并且其适用于世界上大部分地区、种族、性别及年龄。权威提示: 卒中可治,足够重视,积极行动可大大提高生活质量
脑卒中的特点之一就是容易复发,复发率可达40%,所谓的脑卒中治好仅仅是临床症状消失,其病理基础包括高血压、糖尿病或动脉硬化并没有治好。因此,脑卒中恢复后一定要继续治疗原发病,加强自我保健,并定期复查,警惕和防止复发。
国内“智能移动医疗,关注心脏健康”的JSK推出了具有ECG功能功能的“ 心康智能手环”,通过手机APP向用户提供“能看得懂”的心电数据、健康提醒,更能通过云端大数据运算,大大提高对突发性心脏病提前预警的准确性。业内资深人士认为,JSK智能手环为整合更多优质的用户服务资源,心康智能手环的数据平台和APP可以完全开放给相关机构或平台,甚至能为第三方定制APP和服务系统。让更多的机构利用JSK智能手环的技术、智能产品为广大终端用户提供服务。
在医疗领域,心电图机是医生普遍采用的心脏监测设备,心脏每收缩和舒张一次构成一个心动周期。在每个心动周期中,起搏点、心房、心室相继兴奋,并伴随生物电的变化,心电图机捕捉的便是这种生物电信号, 它之所以能够捕捉到(生物电信号)依靠的是其内置的ECG芯片。
而jsk智能手环所搭载的正是这种医用芯片,从而实现了对心脏的随时随地监测。通过App输出心血管健康指数(数值越高越好)以及未来10年患心血管疾病的概率,此外,jsk智能手环内置了PCG光电传感器,普通手环上常见的心率、睡眠和运动等常规数据的监测它都具备。
JSK心康智能手环已经在天猫正式发售,有意入手的朋友不要错过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