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听话,能按照自己的意愿说话和做事。
但是随着孩子的成长,家长们往往会发这样的感叹:“今天,孩子到底怎么了?”曾经可爱、温顺、讨人喜欢的小家伙怎么就变成了自私、霸道、无理取闹的陌生人?而我们的容忍、劝说,无休无止的担心,怎么使情况看起来更糟糕?
其实,孩子就好比是一棵小树,需要父母给他及时浇水施肥,修剪枝叶,他才能健康顺利地成长。如果不加管理,小树便有可能会早早弯曲分叉。
教育孩子和管理花木是一个道理。父母如果不了解孩子,教育孩子方法不对,孩子就会产生逆反心理,就会“不听话”。
当我们换一种思路去“破译”孩子的行为,会了解到孩子偏差行为背后可能存在着某种心理需求。
作为父母,如果想要改变孩子,使孩子听话,需要先从改变自己做起。
雯雯6岁了,在学校不怎么喜欢和别的小朋友玩。只有一个叫娜娜的朋友和她玩得比较好,若是娜娜哪天没有来,她就会自己坐在小板凳上一整天不说话,看着其他的小朋友玩。
可是回到家,雯雯却十分喜欢缠着妈妈:“妈妈给我讲故事嘛!”“妈妈跟我玩嘛!”
妈妈劳累了一天,还要一边忙着做家务,一边应付她:“好好,雯雯,妈妈待会儿跟你玩。”
“不嘛,妈妈你现在就跟我玩。”雯雯腻在妈妈身边,不停地哼哼。
妈妈终于忍不住了:“玩,玩,玩,你就知道玩!你不看我忙成这样!烦不烦人!
”雯雯看到妈妈发了脾气,小嘴一咧,“哇”地哭了起来。
听到雯雯的哭声,妈妈更是气不打一处来,嗓门一下又高了八度:“哭!有什么好哭的!”便不再理雯雯,雯雯哭了一会儿,便安静地回到了自己的房间里,抱着娃娃一声不吭。
雯雯妈妈由于觉得雯雯总是粘在自己身边,耽误自己做家务,而对雯雯发了脾气,这种做法是十分不明智的。
因为孩子的行为都是有目的。
在孩子成长的动力中,最重要的是寻求归属感和自己在团体中的一席之地。
对孩子而言,家是孩子最早、最重要的团体,父母的认同、尊重、接纳是孩子自我价值形成的核心。
孩子为了达到这些目的,首先可能采用建设性的行为,如表现优异、学习优秀、体育好、乖巧可爱等。
如果这些行为不能成功,孩子们就会采用破坏性的行为来达到目的,如骚扰、懒惰、磨蹭、反叛、固执、抗拒、不当行为、无助等,以此来引起父母的关注。
但不管孩子们采用何种行为,都是为了父母能够多一点时间和自己在一起,多一些关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