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土(2)

作者: 红烛秋影 | 来源:发表于2024-06-22 11:02 被阅读0次

        该说说旧土里的事情了。就从一进村那个“阁”说起吧。

        叫“阁”,其实名不符实,充其量就是一眼大的窑洞,只是两头通气罢了。用石头䃠就的拱门,高两丈余,宽两丈,其形不伟,其貌不扬。到了夏季,从后山钻出来的天水穿“阁”而出,水流就形成了一道沟渠,庄户人就住在这沟渠两旁。“阁”里的人要出村进城,得穿“阁”而出,“阁”外的人要进村回家,也得穿“阁”而进。如此,这不起眼的石阁,就成了村里的门户,颇有点“围城”门洞的味道。

        一进“阁”的右手,有一个石头砌的平台,村人谓“阁圪台”。台上住着一户人家。一个四合头小院,东面三眼窑洞,南北西各有一间出檐的房子。如此格局土改前自然也属大户之列,土改后分给了一户人家。这户人家在抗战时出了个烈士英雄,弟兄三个,父母早亡,娘临死前将三个儿子托孤给婶母。还朦朦胧胧记得婶母的形象。大凹凹眼,四方脸板,形体粗壮,粗喉咙大嗓,要不是脚底那双窄窄的金莲,你一准以为她是个男人。日本人进了县城,大孤儿一怒之下参加了县武工队。1942年冬季的一天,大孤儿奉命回县城侦察敌情,被叛徒告密投进了监狱。婶娘知晓后心急如焚,迈着三寸金莲每天到县衙门要求探监给侄子送饭。日本人和黑鬼开始说不行,经不得婶娘三天两头往城里跑,粗喉咙大嗓跟衙门里的人纠缠。可能是日本人和黑鬼嫌麻烦,又觉得她是个笨手笨脚的粗女人,成不了什么大事,便允了。于是,婶娘便每天端着个四号锅给大侄子送饭。那监狱其实也是一间民房,二四宽的砖墙,门外设有流动哨,关在里面的连大孤儿一共三人。三人见监狱墙体并不厚实,便产生了越狱之心。那墙体的砖缝之间用白灰抹就,用指头抠显然费力,要有一个小铁器无疑就省力多了。于是他们就想让婶娘在外面给他们带一枚铁钉,铁钉倒好找,问题是怎么往进带?大侄子就把这个想法告诉了婶娘,叫婶娘想想办法。婶娘听了略微思谋了思谋,便毅然點頭应允。

          第二天婶娘送饭时特意在锅底放了一枚铁钉,像素常一样大摇大摆往里走。事情就是个这,你怕什么偏来什么。往日送饭从没查过,今日牢门口倒多了个日本人。婶娘一看,心想是不是日本人觉察到了什么?为什么今天突然加岗添哨?要是一个一般的女人,早吓得变了颜色。婶娘不是那种稀松软蛋,再说当下从锅里取出铁钉已经不可能了,定定神,便决定往里闖,逮住了,就吃个枪子,无非是个死!“八嘎呀路,锅里什么的干活?”“这还用你问,我给侄子送的饭。”婶娘面带笑容,好像还跟日本人戏谑。“揭开锅盖看看!”一旁的黑鬼帮腔。婶娘蹲下身,绑绑腿带,站起來攏攏散在額前的头发,然后不慌不忙掀开蒙在锅盖上的一层白布,再然后慢慢掀起锅盖,日本人和黑鬼探过头一瞧,一股馊饭的酸臭味扑鼻而来,挥挥手走了。原来,今天的饭是婶娘特意加工的,不能闻,闻闻恶臭。

        婶娘算是闯过了这道“鬼门关”。

       

    大侄子和其他两个狱友硬是用这枚铁钉在墙体上挖了一个洞。夜深人静时,从洞内逃出,先干倒流动哨,走到城墙边,大侄子先把两个狱友拉着绳子送下城墙,最后他准备跳下去时被敌人发现光荣牺牲。

        解放后婶娘还活着,但她从未在人面前提起过这件事。直到英雄被追认烈士时,民政部门才发现烈士原来还有这样一个婶娘。        沿着河沟往里走,右手边的石台上又有一户人家,也算一处深宅大院。东房要上几个很高的台阶,解放初是村里唯一的公共场所。贫协会,党员会,斗争地主老财会,分财产会等等全在这里开。由此,那间高大的房子便成为村里权利的象征,显得伟大而神秘。东西两厢住着一户人家姓许,父母膝下有两个儿子。老大许铁小,老二许二铁。1947年,解放战争正在紧要关头,村里掀起了轰轰烈烈的参军参战运动。当年老大二十岁,老二十八岁。按照贫协会的决定,许家要有一人参军。老大对老二说,你是爹娘的小儿子,我去,你留在家照顾爹娘。老二说,你为大,爹娘让你早点成亲接续许家香烟,还是我去合适。老大说,还是我去合适,你还小,没力气,万一有个闪失,叫我怎么给爹娘交代?老二说,你出去,万一有个闪失,还不把爹娘急煞?老大说……老二说……就这样弟兄两个推让不休,吵了三天,还是没有个结论。最后便请爹娘定夺。爹娘看看老大,再看看老二,弟兄两个长得何其相似,浓眉大眼,高鼻厚唇,膀阔腰粗,活生生两个宝贝儿子。手心手背都是爹娘的肉,说心里话让那个上前线都有点舍不得。但不走不行。都不走,那老蒋谁来打?谁家的儿子不是爹娘的心头肉?最后,爹娘狠狠心想出一招:让弟兄俩抓纸球。一个纸球里写着个“走”字,另一个空白。那个写着“走”字的纸球最终被小儿子许二铁抓住,第二天便随大队人马赶赴河北参战。第二年许铁小便接到小弟在淮海战役阵亡通知书。许铁小悲痛欲绝,又不敢把消息告知爹娘。爹娘问时,只得搪塞,不断地搪塞:要么说前线仗打得紧哩,哪有功夫写信?要么说部队经常换防,今天这儿,明天哪儿,没个固定地点,信根本收不到。要么说……就这样搪塞了十年,直到父亲临终前也没敢告诉他。

        那年村里参军走了十七个青年,回来五个。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旧土(2)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aawifj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