闪念与永恒

作者: 无为而有所思 | 来源:发表于2022-10-12 11:06 被阅读0次

      看鲁迅的《腊叶》,几个极其不连续,极不合逻辑的片段突然闪现,我随手记录下来,但我真不知道为什么时间、地点和逻辑完全错乱的片段会叠加在一起。整个就像是煮腊八粥,而不是揉面团——人的思维,有时真的很奇怪。

      春日,柔和的风,柔和的阳光,我走过戏子山下的那片茂竹,随手用小刀在一棵竹子上刻了一行歪歪扭扭的字:一九八九年x月x日——在我随后的两年高中生涯中,我经常望向窗外的这片竹,我知道,不出意外,那棵竹应该早就被砍掉,做成竹篮,伴着某个丫头去摘菜;或者做成竹床,供顽皮的孩子们夏日纳凉嬉戏。但我从始至终未再去那片竹林,始终未曾留意那棵竹的命运。现在,她早该朽了罢?但我还在,我还记得她。

      夏日,和老师、同学去附近某村庄,王龟山村?不敢肯定,总之是父子山下一个风景秀丽的小山村。村后有溶洞,天然,未经勘探,未经开发,据说极长极大极险,将米糠丢进溶洞,是可以在十多里外的大泉港村口的泉水塘(方圆约一亩的一大片泉水,成百上千的泉眼咕嘟咕嘟冒水泡,听说后来毁掉了,原因不明)里浮现的,有点神奇。遗憾的是,但刚爬进没多远,有一块横亘的大岩石挡住去路,只有略可容身的缝隙可以爬进去,看着里面黑乎乎的溶洞,十分害怕,只好用尖石在大岩石身上又刻了一行字,这句我就印象深刻:“一九八九年五月十四日 吕斌”——此洞未经开发,不是旅游景点,想来不至于因涂鸦而为我的素质扣分。我确信这句话现在还在石上沉默,念着那个在她身上涂鸦的16岁男孩——除非,除非那块不朽的大石头也被人挖走。

      秋日,年龄不详,不会超过七八岁,跟随小脚的奶奶去白云庵随喜。我确信是白云庵,不是白云观。因为奶奶和我是去拜访主持师太,也是她的结拜姐妹。主持师太什么模样,全然忘却,只记得吃很好吃的斋菜,豆腐、木耳还记得。晚上一大群人围着庵前的空场转圈圈,我坐在旁边看,觉得很有趣,后来,人影越来越模糊,再后来,我就不知道了。庵边有石洞,名曰“白云洞”,约三米进深,两米多高,缝有滴泉,点点滴滴于方形石槽上,石槽里面全是信男善女放的硬币:一分的、五分的、一毛的,好多好多。洞极阴凉,走进去只能一个词形容:冷风扑面,绝对不是凉风。四十年过去,主持师太一定仙游已久,相必白云洞还在?

      冬日,漫步于校园图书馆前的那片花园。腊梅在默然的开放,雪松只是郁郁葱葱,仅有的两棵银杏树,树叶凋零,满地都是深黄色的银杏树叶,极雅致美丽。我拾起一片银杏叶片,回到教室,用笔写下一句:“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用笔记本夹住。若干天后,她成了黄色的书签。我相信,她一定还躲在我大学时的某本读书笔记里,不过,我懒得去找她。

      再说,找到了又怎样?能找回过去的我么?

相关文章

  • 闪念与永恒

    看鲁迅的《腊叶》,几个极其不连续,极不合逻辑的片段突然闪现,我随手记录下来,但我真不知道为什么时间、地点和逻...

  • 闪念与雕刻

    携着悄无声息的细雪,曾经长驱直入封山结海的极地气团,如今在一轮氤氲的月色下沉寂地守候着白昼的北归,缓慢地织结着自夏...

  • 一闪念

    人人都有一闪念, 畅意危急它露脸。 文人闪念是灵感, 凡人闪念智多欢。 恶人闪念坏心缠, 善人闪念多良端。 懦夫闪...

  • 闪念:丰富与贫乏

    忽然有个想法:在某种意义上,或某个方面,现在的生活,远不如中学时候丰富。 虽然初中尤其是高中时,生活方式非常单调,...

  • 《闪念》

    新年未到,已是春头,细雨轻飏,和风拂暖。农历小年刚过,南昌青苑书店,已是春意浓浓,书香与花香同郁,人声与琴声共鸣。...

  • 闪念

    孩子,你的话 肯定来自大人,必然 这是作为大人的我 一家之言 用凿凿的语气 抬起头说话 融入魅惑的阳光 刺眼若缤纷...

  • 闪念

    下楼扔垃圾的一刻,我需要乘坐电梯下楼,在电梯里,从十八层到第一层仅仅不到一分钟,我的脑海里流露出一个念头,那就是:...

  • 【闪念】

    一道光 一面墙 一滴雨水一点凉 一道闪电 穿过力量 一颗惊雷 让谁成长 一条命就像雾一场 隐隐约约 看不清方向 一...

  • 闪念

    想念盛夏的午后,想念睡醒后,站在热风里环顾四周后的不知所措感。 知了隐藏在阳光里聒噪。那热愈浓烈。

  • 闪念

    电光火石间 诗,在心头一现即逝 留给了我遗憾 如果我看清了那张脸 你将不再认识我 也是一种遗憾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闪念与永恒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aaytz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