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早之前,在微博上看到我喜欢的博主说过一句话,大概意思是“快乐的时候我是不发微博的,只有在不开心的情况下我的表达欲才充盈。”
当下我被击中,深有同感。
作为一个常年和自我拉扯的人来说,我知道生活是无常的。内心戏太多的人会给自己太多剧本,每一个剧本人格都不想放弃。每个人格都代表一部分的自己,有些还没有被开启,有些还躲在某个角落。
那些在太阳底下的人格是我愿意公开的,愿意被人注视的,愿意被人爱的。我很珍惜自己还有表达欲的时刻,那让我感觉活着是一件有意义的事。
而大部分快乐的时候不会有什么特别想要表达,因为快乐的情绪很快会消失。如果按下一个快进键,看看我的人生有多少快乐片段,再套用一个快乐人生模版剪辑成一个电影。
那这样的人生无趣又乏味,也不是一个完整人生。
写作是一件寂寞的事,需要无意识中的一个片段,一个场景,一句台词的浸润,需要自律的前提,需要独立可控,需要大片输入后的留白。
做一个读者就开心得多,只需享受作者带给我的愉悦感,还要去思考多麻烦。这是作为读者占便宜的一种心理。
所以做读者要比写作开心,输入比输出快乐,被爱比爱人更愉悦。
之前看到咪蒙说新媒体写作就是去除自我。不好意思,我不能苟同。相反,我觉得人格魅力才是最后留下给读者的东西。
在微博上看一条陈可辛和金城武的采访视频,才发现这位有着帅气外貌的演员说话平稳,眼神透彻,没有流里流气偶像演员的娇气。不好意思,之前只是觉得他是一个花瓶男演员。
对自己“金城武”的解读也到位,金城武说这个名字是一个商品,这是我职业的一部分。轻松而克制,理智且深刻,低调专业地做事,并且清醒知道自己定位在哪一个坐标。
作为一个演员,绝对不会是因为他肤浅的外表受人喜欢,最后留在大家心目中的是他的人格魅力。外表是一道主菜的装饰品,人格魅力才是一道菜的精华所在。
昨天看奇葩说,辩题是“给走投有路的人捐款是不是愚蠢?”我的第一反应是蠢。之前在朋友圈看到捐款信息,我多数是不会看的,因为生活经验告诉我同样的错不要犯第二次。
我也知道有些人会去捐款是传播学的机制让人做出的选择,或是脑子一热的动作。不管出发点是什么,我相信大部分是真的善意。
判断此时一个人愚蠢不愚蠢,就好像承认自己也干过愚蠢的事情。没有人希望别人说自己是愚蠢的,但谁没有做过蠢事。
善良和聪明的比例总有一个高低之分,天平秤的两端总有一个是在底下的那端。大部分选择捐款是因为我成为了一个更好的人,这种感觉带给我快乐,让人感觉良好。
快乐是甜品,浪漫易消化。痛苦是漫长的等待、不停的挣扎。人有一颗心,一双眼睛,一颗大脑,多一点思考角度不是什么坏事。
痛苦的过程有助于了解自我,当然也有很多人不是这样,他就是不愿意想那么多。
昨天马东说信息是不可能穷尽的,那为什么还要去研究去伪求真抓住更多?因为我们不想成为一个失去好奇心的人,我们不想让自己的愚蠢被快乐的感觉淹没。
张泉灵说她的慈善基金就要每天做纠结的选择,在一个比惨排行榜找到更有效率的那一方去捐助,非常痛苦。
最后辩题已经不是愚蠢不愚蠢的问题,而是思考角度的转变。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这也是我的想法。
大部分人之所以痛苦就是不专业的人在做不专业的事,这就是为什么很多人闷闷不乐的原因。比如一个计程车司机不喜欢开车,为了养家糊口没办法。他不认路不在专业领域上花功夫,顾客会觉得他不专业。但有多少人可以找到喜欢的事做到专家?这也是大多数普通人的一生。
这是一个真相。
太多快乐会让人失去平衡,痛苦也不一定让人真的成长,找到内心的平衡才是生活带给我们的考验。
最近看了一本小说叫《恋情的终结》,很喜欢里面这段话,也是我对快乐和痛苦的理解。
“不快乐的感觉要比快乐的感觉容易表达得多。在痛苦之中,我们似乎会觉察到自己的存在,虽然这种存在的表现形式是一种畸形的自我中心主义:我的这种痛苦是个人的痛苦,那抽搐的神经是我的神经,而不是别的什么人的神经。但是快乐却会将我们消灭,令我们丧失自己。”
为了不让这篇文章过于沉重显得轻松一些,最后用《快乐崇拜》的歌词作为结语和你们共勉。
“黑白电视可能无法感受,但相信你们可以悟出黑色幽默。”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