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高中地理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作者: 向良人 | 来源:发表于2019-10-21 17:29 被阅读0次

1.地理要素间进行着物质与能量的交换

(1)地理要素:包括大气、水、岩石、生物、土壤、地形等。

(2)物质迁移和能量交换的途径:通过水循环、生物循环和岩石圈 物质循环等过程进行。

2.地理要素间相互作用产生新功能

地理要素间相互作用产生新功能

3.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表现

(1)自然地理环境具有统一的演化过程

自然地理环境各个要素的发展演化是统一的,每个地理要素的演化都是自然地理环境演化的一个方面。例如,我国西北地区,气候、水文、土壤等自然地理要素共同构成了西北独特的荒漠环境,如下图所示。

(2)地理要素的变化会“牵一发而动全身”

某一自然地理要素的变化会导致其他要素乃至整个地理环境状态的改变。下图为大量使用矿物燃料、滥伐森林引起整个生态环境功能失调的例子。

(3)一个区域自然环境的变化不可避免地会影响到其他区域

区域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一个区域自然环境的发展变化也会引起其他区域的发展变化。如青藏高原的隆升对周边区域自然环境的影响就非常明显,示意如下。

1.生物在地理环境形成和演变中的作用

大气中的氮、氧主要来自生物作用生物的出现加快了岩石风化,促进土壤的形成;绿色植物参与水循环,改善了陆地的水分状况;绿色植物改善生态环境。

2.热带雨林的破坏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如果植被遭到破坏,必然会引起该区域的气候、水文、土壤和地貌等因素的变化,并将引起全球气候的变化,甚至整个生态环境的功能失调。

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间的相互关系

地理环境各要素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构成了一个有机整体,不断地进行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并在此过程中产生生产功能和平衡功能,推动地理环境的发展变化。各地理要素间相互作用如下表所示:

下图为陆地环境主要构成要素的相互关联图。读图,完成1—2题。

1.下列描述对应正确的是

A.导致了淮河与松花江水文特征的不同 B.是形成喀斯特地貌的主要原因

C.是形成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主要原因 D.是东北黑土退化的最主要原因

【答案】1.A

【解析】1.不同气候条件下的河流水文特征不同,A项正确;喀斯特地貌是多种因素对地貌的影响,而是地貌对土壤的影响,B项错;黄土高原的千沟万壑主要是流水侵蚀的结果,体现的是流水对地貌的影响,而是水文对土壤的影响,C项错;东北黑土退化主要是流水侵蚀对土壤的影响,而是气候对土壤形成的影响,D项错误。故选A。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aaztv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