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判性思维[ 一]两副眼镜》
本次课程中,李善友教授分享了感官和大脑对人思考的遮蔽性,以此质疑了真理符合论:除了“我思故我在”,人无法保证所见即真实。你曾经被感官的错觉,或是大脑的直觉反应愚弄而相信了虚构的“真相”吗?请结合自身经历分析自己是如何深信不疑,又如何最终走出幻像的。
臭味儿真的就是臭的吗?会不会更香呢?
我以前喜爱钓鱼,所以,喜欢自己琢磨一些自创鱼饵,其中甜香味道是鱼饵中非常关键的因素,在查阅香味剂资料时发现了一个有意思的现象。有一款浓度最高的香味剂居然是极臭甚至是最臭的东西,其臭味程度可以用极度和持久形容绝不过分,然而这个极臭物质在稀释千倍后,会散发迷人和持久的香味,当时,看到这个资料后,非常震惊!反差太大了,一个是极臭,一个是极香,无论如何,也不会想到竟然是一种物质,而就是这个物质在浓缩和稀释后会给我们带来完全相反的感官认知。
听完善友教授这节课,才发觉是自己的感官对同一组织发出了不同的感觉信号,这个物质应该是无论浓缩还是稀释,其自身的味道都未发生变化,甚至有可能根本就没有味道,只是我们自己的嗅觉器官让我们认为,这个物质存在两个极度反差的味道。就好像在股市里,当市场悲观大幅下跌时,我们就会通过大脑感官恐惧并不断强化,认为市场转坏,还会大跌;当市场亢奋大幅大涨时,我们就会通过大脑感官赚钱欲望膨胀,认为市场转好,还会大涨;其实,股市无论上涨还是下跌,都还是同一个系统,没有什么不同,只是自己的大脑感官在不断反复变化而已。了解了这个道理有助于更好地在市场中生存。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