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说英语之前,先抛个引例。
我有一个在广州读大学的北方朋友很苦恼,因为他说他的广东朋友在群聊里总是互相发一些看不懂的中文字,或者即便看懂了字也不能理解他们到底喺度倾啲乜嘢。我说没事,你发给我,我教你。他回去看了下记录,问:“翻”在粤语里是啥意思?是个好问题。我回答,粤语的“翻”直译过来是普通话里的“回”,比如翻屋企(回家)、翻北京(回北京)等,但是通过我自己平日里从各种渠道听到的粤语,感觉“翻”字的用法远不止于此,这个词在粤语中有着比普通话的“回”更加灵活且更加普遍的使用,如果仅仅以“回”来完全替代“翻”,恐怕会出现一些小问题。在“翻工”“翻堂”两个词里,“翻”更多的得理解为“上”,即“上班”和“上学”。除了直接用作动词外,我印象里这个词还可以跟在其他动词的后面,作为一个无意义的助词,比如“饮翻杯水”(喝杯水),回到家后“换翻对拖鞋”等,在这里“翻”字给我的感觉更多是一种层次的递进,一种承接的作用,而更不侧重于“回”这样的一个过程。
以上给我的启发是,在一门语言的学习中,语境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以非学术的、仅作为交流的使用为目的,我们更应该将重点放在这门语言对应语境下的搭配,而不是一味的去追求与自己的母语有着“一一对应”的学习模式。而且,在学习语言的时候,只记意思,不注重用法和搭配,是掌握不到精髓的。况且,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刚刚提到的粤语和普通话,还是同根同源的“一文两语”,如在真正的外语学习当中,这个差异只会更加的明显。
前几天,我在朋友圈分享了北师大文学院钱翰教授的文章《为什么学习外语不要多做选择题》,这篇文章和我一直以来对于英语学科的看法很大程度上吻合,所以我一时兴起,发了条朋友圈批判了高中英语教学的“选择题”病态命题模式。这篇文章里提到的很多观点,都是很具启发性的,作者认为,语言学习的本质不是完全理性的学习,而是更多的感性。同时,学习过程最重要的是不断接触正确的好东西,逐渐培养良好的感觉(即语感)。最主要的是,学习外语最忌讳带着母语思维来学,听到一句话,看到一篇文章,总需要先翻译成母语才能心领神会,凡是这样的“母语过滤式学习”,都不能算你学会了这门外语。
的确,大部分(没统计,但估计差不离)的中国学生在学习英语的时候很容易陷入这样的误区——或许很多人不觉得这是误区。人们常说“听说读写译”,我认为,“听说读写”是最重要、最基础的部分,这是对于一门外语最原始的运用能力,当然在这个阶段,是尽量尽量杜绝任何母语的干扰为好,有外文原版教材,就不用中文翻译教材;有外国人原声配音,就不听中国人的配音。比如我现在已经将查单词的软件换成了“英英词典”,靠英语来解释英语,这或许是最接近原汁原味的学习技巧。而“译”这个能力则应该建立在上述四点的基础之上的一个更高的要求了,他们有着重要层次和递进顺序的区别,在没有完全进入外语的思维“听说读写”之前,即便强行去“译”,估计味道都会差不少。
在我看来,语言有一个最大的特点就是“约定俗成”,很多的用法就是这样的,没有为什么,也别问为什么,记着就行了,说出来就行了。这可能也是英语学科和数学等理工科最大的不同点。当然,或许对于赵元任这样千年难遇的神级语言天才来讲,能够完全地对各种不同语言之间的共同规律与精髓(我相信一定有,但我catch不到)融会贯通,但对于仅仅把语言作为工具的用途来说,这显然就不在讨论范围了。所以,不论在这短短一年的粤语的学习过程中,还是在我已经学了十多年的英语上,我越来越意识到曾经的语言学习方法是不合适的,这些所谓的“习题集”“单词书”“翻译版课文”都应该是语言学习路上的最大挡路石,而“多听”“多读”“多说”“多大胆模仿”最正宗地道的外语,才是语言学习的必由之路。
最后,插一个话题。前几天我妈的一个同事请我去一家英语培训机构,帮他二年级的儿子看看这家机构上的如何,她打算给孩子报个英语补习班。我很感慨,不仅因为她意识到了英语学习对小孩的重要性,而是因为,她知道在一个人小的时候(有科学家分析是13岁之前)语言的学习能力是最强的。在这个阶段,简单的一些语句的input,小孩的大脑能够非常高效率的“消化”,如果课程的形式灵活生动些,这完全是一种游乐式的学习,和初高中那些应试教育的英语学习大相庭径。然而,这个“超能力“在人长大后会逐渐变得式微,看看高考复习阶段那一大群段被3500单词给搞的焦头烂额的同学们就会明白了。所以,我也一再和身边的亲戚强调这些,然而有的人还是认为:大趋势下去,英语会退出高考,学不学无所谓。算了,不劝了。只能说,希望你的孩子以后在高考四六级背单词的痛苦中沉沦时不会怪你就好。因为这就不仅是起跑线的问题了,而根本就不在一个跑道上。
这篇文章仅是我个人近日的一些思考,不是专业的学术论文,有一些观点和数据或许有偏差,欢迎各位朋友批评指正,讨论交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