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
现在还学育儿方法似乎已经晚了,但是没关系,我觉得有很多学习方法同样可以“育己”,说不定将来还要“育孙”。我们只有在不断学习中,才能形成正确的教育观,无论对自己还是对孩子、家人,应该都是有帮助的。
R
同时,通过学习也让我深深地对葳子产生强烈的内疚,养育孩子真的没有后悔药可以吃。真的越来越觉得,作为家长只有先教育好自己,才能有资格教育孩子,同时也要用和孩子一起学习、成长的心态来对待孩子。
I
孔子有一句名言:“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说的是孩子从小养成的好习惯,长大以后就会变成他的天性和本能。但是,帮孩子养成好习惯却是个漫长的过程。美国教育心理学家谢刚分享了培养孩子学习习惯的三个方法:
第一个方法是找到孩子的学习特点,提供适合他的学习方式。美国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发现,擅长用听力学习的孩子占30%,给这些孩子讲故事或者放录音来学习,学习效果往往更好。还有65%左右的孩子更喜欢视觉辅助,对于这些孩子来说,在背单词的时候给他们展示相关图片会很有帮助。还有大约5%的孩子最适合通过触觉来学习,对于陌生的学习内容,让他们自己动手做一遍就会理解得更快。所以,找到孩子最适合的学习方式,就能帮助他们在学习上事半功倍。
想想葳子,其实我觉得这三种方式也不是绝对单纯的,还是要根据不同的学习内容,综合运用这三种听、视、做的方式,来帮助孩子学习、记忆。
第二个方法是培养专注力。谢刚提出了一个简单的指导原则,就是把孩子的年龄作为锻炼注意力的起点,比如5分钟对应5岁、7分钟对应7岁等,家长可以设定一个起点时间,再逐步延长。比如孩子只能坐下来看5分钟的书,那就定5分钟的闹钟,闹钟一响就让孩子休息一下,休息完再回来试试看6分钟行不行,慢慢延长专注时间。不过要注意,太容易或者太难的学习内容都不利于培养专注力,孩子稍微努力一下就可以达到的程度是最好的,比如读一篇文章,平均下来100个词里面生词不能超过10个,这样能让孩子既产生学习的兴趣,又不至于有太强的挫败感。
从葳子的成长过程走过来,我觉得我最大的问题就是没有关注他的专注力方面的培养,现在觉得专注力是孩子习惯养成及个人能力养成的最最重要的一个能力。而且,专注力的培养也一定要讲究方法,不能一味地指责和强制,要科学地引导,并且循序渐进。
第三个方法是养成积极的学习态度。美国积极心理学的创始人之一马丁·塞利格曼做过一项研究,他发现,孩子在8岁左右就开始形成自己解释事情的逻辑了。在这个阶段,引导孩子形成乐观的价值取向非常重要。有三个原因会决定孩子的价值取向:父母对日常生活事件的因果分析,孩子失败时父母批评的方式,以及童年生活中的重大负面事件。如果没有正确的引导,孩子就会觉得不论自己怎么努力,坏的结果总会出现,就更容易选择放弃。所以父母在解释一件事时,一定要注意方法,尽量把概括化和个人化的因素和好事联系起来,而不要把坏事归结在这些因素上。比如,孩子算不出算术题,你不能说“女孩子数学就是学不好”,或者“我们孩子就是数学不行”,这样孩子就会慢慢形成悲观的解释方式。但是如果孩子表现得好,比如他讲了个精彩的故事,你就可以夸他的表达能力特别强,或者表扬他之前读的故事书很有用。提醒孩子之前的学习过程对结果的积极影响,这样孩子在将来遇到困难时,就会更愿意去付出努力。
我理解这一点:一是在说孩子问题的时候不要给孩子“贴标签”,这样会让他产生负能量;二是在孩子表现好的时候要侧重表扬他努力的过程,强化他努力的行为。
D
其实这三点同样适用于成人学习。比如我们成人在学习记忆知识的时候,也可以合理运用听觉、视觉和形象动作等方式,帮助自己快速记忆及理解;比如在网络时代我们成人同样存在注意力分散的问题,不能长时间地专注于做某件事,看起来每天忙忙碌碌但实际工作、生活效率不高或浮于表面,因此我们也需要运用科学的方法帮助自己进入心流的状态,专注于当下,在工作和生活中找到意义;比如我们遇事,同样也要学会运用积极心理暗示,帮助自己更好地面对困难和问题,勇敢地接受挑战,战胜畏难情绪,积极地行动起来,享受努力的过程,不论结果是好是坏,就都不会后悔。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