疏影横斜水清浅(谈影)

作者: 期年一冬ll69 | 来源:发表于2021-10-03 08:59 被阅读0次

      实梅未曾疏离,而影自疏,实虚相衬,足见其轻盈之骨。——题记

      乐天曾描写琵琶女道:“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只此一笔,若隐若现的意境便呼之欲出。“影”所营之境,料也同样是此种如雾似纱的朦胧感罢。

        有光的地方,就会有影。影者,盖依光而见,乃光予之外形轮廓,后自填之以暗色矣。影的存在,真是自然界的神来之笔。不论是于无边春辰、骄阳夏日,还是飒飒金秋、皑皑深冬;不论是于晴空万里,还是雨雪霏霏;不论是于明艳白昼,还是午夜子时,其中光与影的柔和与协调,都展现出了各自独有之神韵。

        光与影是对立而统一的存在。光与影,一明一暗,一实一虚,然而后者总随着前者的动态而变换。回观生活中,星月之光也好,灯火之光也罢,在带来前方路途光明的同时,都会留下阴影,即那些没被照亮的部分。从科学的角度说,影,是光源由于斜射物体而在参照面上产生的投射;从另一角度看,这是否也在昭示我们一种人生的理趣呢?

        外界的光源好比生活中我们可能会遇到的帮助,或是扶持。这些他人或他物的馈赠,立竿见影地为我们照亮了前行之路。而物体本身在光源的照射下产生了相应位置的投影;好比说,外界即使再耀眼的光芒也无法真正改变一个人的塑成;换句话讲,一切的自我改变必定是发乎于内的。我们常说:“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唯有自知,唯有懂得自我发觉、有内蜕变,才能得到质的成长。就像,“鸡蛋,从外打破是食物,从内打破是生命”。

        影诠释了另一种朦胧美。水墨丹青,点燃诗情。如果说,国画之美在于那胜出油画的清浅朦胧的神韵,那么影也算是另一种与之异曲同工的神秘幽暇的美了。“疏影横斜水清浅”,梅的轮廓此现彼隐,梅的姿态此消彼长,却有着如水一般的温润质地。朦胧之中,境界全出。

        影是真与幻的转化变迁。在中国古代的民间典籍中,经常有这样的说法:非人(指鬼神等)是没有影的,影是真人才有的。虽然这些陈词至今无从考究,毕竟鬼神之说尚且无人证实,但这更为“影”笼上了一层奇幻的面纱。“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东坡此言,在表现自己入世与出世之间的抉择之时,也透露出“影”于真幻之间千丝万缕的联系。

        影是亲密无间或孤冷清寂的典型代表,千百年来,已成为人们心境的寄托。一方面,成语“如影随形”,常用来比喻难舍难分、喜患与共的深情厚谊;而另一方面,“形单影只”,则传达了孤独冷清的心境,像“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亦是此番云云。由此观之,影的状态实乃本体心境之映射。

          浅谈而已,笔法拙劣,望海涵!

   

相关文章

  • 疏影横斜水清浅(谈影)

    实梅未曾疏离,而影自疏,实虚相衬,足见其轻盈之骨。——题记 乐天曾描写琵琶女道:“千呼万唤始出来,...

  • 疏影横斜水清浅

    老师推荐: 静静的,把自己交给一本书,在文字中驻足跋涉, 在文字中涵咏沉淀,在文字中发现自我。 王天祎同学写出了阅...

  • 疏影横斜水清浅

    茗宿书院金粉世家 焚香 品茶 挂画 ...

  • 疏影横斜水清浅

    前庭一片热闹喜庆。 新娘子赵疏影刚刚和着端庄的礼乐声完成了繁复冗长的礼仪,这一整天已是累得腰酸背痛。此刻她正在鸳鸯...

  • 疏影横斜水清浅

    楔子 杭州西湖旁侧,碑墓林立。 中有一墓碑萧然立在风中,其上刻着“林和靖”的字样。这墓碑就如它的墓主人一般,大大方...

  • 疏影横斜水清浅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宋·林逋) “您好姑娘,我们之前是不是在哪见过?”飞机舱位里,他问她。 她看向...

  • 一日一书

    疏影横斜水清浅, 暗香浮动月黄昏。

  • 随手抄-认真写-疏影横斜,暗香浮动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 无题

    疏影横斜水清浅 暗香浮动月黄昏

  • 如诗一般的美景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疏影横斜水清浅(谈影)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abevn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