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后的阳光照射燕园。
绿树浓阴,花香袭人。蝉鸣高处,鸟衔草粒。
![](https://img.haomeiwen.com/i16546320/cc177dbc92aeaed8.jpg)
校舍布局坐落有致,曲径通幽处或见古老建筑,回环处,或见简洁现代建筑,古风与现代,相宜悦目。
![](https://img.haomeiwen.com/i16546320/7c32af1f54bfa455.jpg)
梧桐走在去教室的路上,穿了黑色莨绸长祺袍,槐花落在她的发上,落在地上,一路的花香。
走进教室,1点50分,还有10钟才上课,教授却已到了。梧桐有些惊讶:“北大的教授好认真,来的这么早!”
梧桐在第一排中间位置坐下来,细看教授:七十岁左右,中等个子,清瘦矍铄。方形脸庞,眉骨略突,眼窝略凹,眼神严厉。教授穿了黑色对襟中式茛绸短袖衫,宽宽松松,道骨仙风,电影中的老学究形象。
梧桐拿出学员培训手册,上面写着:张老师,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教授。
2点准时上课。
张教授讲巜孔子智慧与国学的基本精神》。
国学讲什么?
讲智慧和教养。
国学的核心是什么?
人学。
人学讲什么?
人学讲:人是什么?做什么人?
人是身、心、灵共同体;人是有限的存在。
与人性相反,是物化。动物化和器物化。动物化源自达尔文的进化论,有“对性”,是竞争。器物化指工具化和机械化。器物化满足人的物质需要,不能满足精神需要。
“神“是人类创造的,使人类脱离了动物界,开始人类自己的历史,神是人类社会的起点。但“神"是生命之外,有局限性。
孔子的智慧解决了唯神唯物唯心的问题,讲人类的应然世界、理想世界不是唯神的,也不是唯物的,也不是唯心的,是神、物、心三位一体,以心为主宰的世界。这就是孔子的智慧,国学的基本精神和普世价值。
心是什么?是应然、理想、合适;是心的生活;是传统生活方式;是身心合一;是心的愉悦;是善生善死;是做好自己;是打点好自己的小生命。
孔子智慧的核心是什么?
是中庸。中,适中之谓。庸,以适中方式做事。
中庸的内涵是什么?
是"礼"“乐"。
”礼"对应“序“。
"乐“对应“和"。
"礼"别异;“礼“本于“仁";"礼“主敬,敬讲“忠“"恕"。
"和",是天体宇宙运行,是人类社会运行,是人的个体生命运行的正常状态,理想状态。
梧桐沉浸在教授的推理中:国学———人学———孔子智慧———中庸———礼、乐。礼———敬———忠、恕。
5点下课,梧桐坐在座位上回味教授所讲,思绪飘然。窗外槐树枝繁叶茂,花缀枝头,梧桐想:两千多年前,孔子是不是坐在这样的树下,给他的学生讲中庸、讲仁义、讲礼乐、讲忠恕……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