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曾经在北大国学研究院成立15周年座谈会上谈到自己向北大的教授们请教“刘邦废太子”的题。“太子”在中国皇权制度里是一个极其重要的角色,这是未来的君王,也可以被称为“储君”。而储君却并不指代太子,储君,即是未来的皇帝,除个别为皇帝的弟弟、叔叔或直接是皇帝的孙子,称作“皇太弟”“皇太叔”“皇太孙”等外,一般情况下为皇帝的儿子,称作皇太子,简称“太子”。
在我国汉代,王侯的继承人也曾称“太子”,汉代后,各种同姓或异姓王侯乃至藩属国的继承者都统称为“世子”。储君在帝王制度下是非常重要的角色,一日立了储君,便避免了皇帝突然去世国家陷入内乱的危险,也避免皇子们为争当储君而勾心斗角的情况。储君确定之后,大臣和皇子们对未来的政治走向心中有数,人心便安定,政治也便安定了。因此,储君往往被称作“国本”。关于储君的立法,自从我国周代确立“嫡长子继承制”以来,后世帝王一般都以此为基本原则,立嫡长子,即皇后所生的长子为太子。一旦皇后无子,则立庶子中的长子。不过,也有一些皇帝以“立贤”为原则。
早期时候,太子权力相当大,地位仅次于皇帝,加上大臣们对未来的皇帝自然也不敢怠慢,太子往往会对皇帝本人构成威胁。因此古代多次出现皇帝废除太子甚至杀太子的事情;而反过来,势力强大的太子强行登基乃至弑君夺位的情况也发生过。前者如汉景帝废栗子、汉武帝诛杀卫太子等,后者如隋炀帝弑父夺位。另外再加上众多皇子都觊觎储君之位、明争暗斗等原因,历史上太子顺利册封,顺利登基的情况并不多。
宋代以后,皇权不断加强,太子权力不断变小。清雍正登基后,鉴于康熈立储的失败,干脆不再公开立储,建立了秘密建储制度,即皇帝生前不公开宣布储君人选,而是悄悄定下储君,在皇帝死后才公之于众。雍正用这种方式将皇位传给了乾隆。之后乾隆、嘉庆、道光均以此法传位。到咸丰时,因只有载淳(同治皇帝)一子,无须秘密建储,此法未用。后来同治、光绪均无子嗣,并且这两位皇帝均是慈禧统治下的傀儡皇帝,根本没有权力立储,也就没有立储。
网友评论